網站首頁 美容 美體 服飾 情感 娛樂 生活
當前位置:哇咔範 > 電視 > 內地劇

《中國遠征軍》熒幕上的歷史“突圍”(圖)

欄目: 內地劇 / 發佈於: / 人氣:2.6W

2月22日《中國遠征軍》同時登陸江蘇和雲南兩大衞視。滇緬印戰場前線的浴血戰鬥、戰時陪都重慶的腐敗與紙醉金迷、淪陷騰衝的民眾艱難與堅守,形成結構《中國遠征軍》電視劇的“品”字形大框架。

《中國遠征軍》熒幕上的歷史“突圍”(圖)

本站娛樂訊 2月22日《中國遠征軍》同時登陸江蘇和雲南兩大衞視。這是抗日曆史的正面戰場,第一次以史詩、正劇的形式,全景式地在全國熒幕上呈現。沒有意識形態的面具,羅卓英、杜聿明、孫立人、戴安瀾等在抗日戰爭中做過巨大貢獻的國民黨軍官,以儘可能接近真實的面目被呈現於億萬觀眾之前。

被遺忘的墓園

總製片人張麗影製作這樣一部電視劇的動念始於11年前。當時還是中央電視台記者的她,赴騰衝採訪,無意中走進疊水河畔的國殤墓園。這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戰時期正面戰場陣亡將士紀念陵園,1945年7月7日落成,為紀念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攻克騰衝戰鬥中的陣亡將士而建。

松柏參天。幾千塊墓碑,仍按着戰鬥序列,軍、師、團、營、連、排、班的編制,隊列整齊地矗立,從山底直至山頂。張麗影拾級而上,目睹墓碑上銘刻的士兵年齡:十六歲、十八歲、二十一歲……她感到心臟縮作一團,像被人狠踹了一腳:“中國遠征軍的歷史,我們竟然從不知道。”

從1942年到1945年,為支援英國軍隊在緬甸殖民地對抗日本帝國陸軍,保衞中國西南大後方惟一補給線滇緬公路的安全,已加入同盟國作戰的中華民國政府先後兩次派出近30萬部隊進入緬甸,與英軍、美軍協同合作,共抗日寇。在經歷了第一次遠征的大潰敗,前後付出了10餘萬人傷亡的代價後,中國遠征軍全殲滇西、緬甸日軍精鋭,凱旋榮歸。由美國裝備、訓練的中國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部隊,也誕生於此次遠征中。這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是中國軍人在國際戰場上以血淚寫就的輝煌一筆,也是抗戰由相持階段轉入反攻階段的開始。然其傷亡之慘烈悲壯也空前。

2005年,張麗影擔任製片人的《滇西往事》在央視八套播出,這是第一部登陸央視、正面反映滇西抗戰的電視劇,而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的歷史被作為了該劇劇情展開的大背景。幾乎同時,張麗影開始籌備她的“滇西三部曲”之二《滇西1944》,中國遠征軍抗日戰鬥中的決定性一役“滇西大反攻”被正面展開,國軍將士成為故事主角而非背景。《滇西1944》2010年初也在央視八套黃金時間播出。

“就像是曲線救國。”談及其滇西題材的前兩部,張麗影毫不諱言她真正的野心所在,是這第三部的《中國遠征軍》。前兩部的試水,某種程度上也是在等待着輿論播出環境的逐漸改善與寬鬆。而現在, “天時地利人和兼備”,她覺得是時候推出一部劇為遠征軍歷史立碑,將滇緬印戰場的前因後果,將歷時三年半的中國遠征軍作戰歷程全景呈現了。

“讓更多人知道。”這正是11年前走出騰衝國殤墓園的窄門時,張麗影的心情。

敏感的尺度

第一次與編劇洽談,製片方就提出了“國際視野”、“全方位體現全國抗戰大格局”的要求。這是“滇西三部曲”的漸進式邏輯,也是張麗影拍出一部向“經典二戰劇”看齊的大製作的野心。從另一個角度,這樣的方向,也體現了製片方對播出尺度的敏感―宏大的格局、囊括全國抗戰形勢,更便於電視劇在表現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主體內容下,同時展開共產黨方面對抗戰的貢獻以及不可忽略的民眾抗日熱情;而一條編織其間的“紅線”,將大大助力於《中國遠征軍》電視劇的審查和播出過程。

滇緬印戰場前線的浴血戰鬥、戰時陪都重慶的腐敗與紙醉金迷、淪陷騰衝的民眾艱難與堅守,形成結構《中國遠征軍》電視劇的“品”字形大框架。但無疑,後兩個部分都是為了從功能上支撐戰局、戰場這個重頭戲的充分鋪展。

編劇邱對耗時半年,在史料堆中淘選,找到了一條讓自己心悦誠服的“紅色”線索:從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到遠征軍這段歷史結束,共產黨機關報《新華日報》一共刊發了有關滇緬印抗戰的報道、通訊共680多篇。邱對覺得,要客觀呈現遠征軍的歷史,劇中的“紅線”也必須經得住史實的考驗,而《新華日報》當時所做的一切有跡可循,於是一個共產黨戰地女記者“韓紹英”的形象應運而生。

遠征軍入緬的1942年,國共合作繼續,設立在國民政府陪都重慶的八路軍辦事處還是一個公開合法的機構,而重慶《新華日報》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一直出版至1947年2月28日被國民黨勒令停刊。邱對發現《新華日報》當時配合全國的抗戰大局,刊發了很多國軍將士在前線的通訊,人物特寫;它的文藝副刊做得特別好,在重慶的所有報紙中讀者最多,集中內容也是在推動抗戰,推動統一戰線。

作為英雄的戴安瀾與孫立人

以往國內拍攝的戰爭題材電視劇,有一個很難處理的內容就是“失敗”。我軍憑藉着驚人的意志、過人的智謀、不屈不撓的精神,總能夠“一勝到底”。而這一次展開跨度三年多的兩次遠征、數場戰役,《中國遠征軍》沒有迴避真實存在過的失敗。

遠征軍第一次入緬,儘管取得了同古保衞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復戰等戰役的勝利,但由於盟友英軍的不戰而退,決策高層意見的分歧和指揮失誤,最終“像一個疲於奔命、四處幫閒的戲班子”,在陷入日軍重圍,作出了慘烈犧牲後,一部分翻越野人山艱難回國,另一部分撤往印度,寄人籬下。

無論導演董亞春還是編劇邱對都承認,在探討失敗原因、反思戰爭的層面,拍攝國軍正面戰場題材更容易放得開手腳。《中國遠征軍》有意在劇本內容和鏡頭剪輯上,都將前方士兵的犧牲無謂與後方官員的貪腐沉淪做着對照。

但同時,國民黨的高級將領羅卓英、杜聿明等,幾乎是第一次在大陸的電視熒屏上以正面的形象出現,而非以往影視劇中慣常的“敗軍之將”角色。戴安瀾與孫立人,更是劇中着墨頗多的硬漢、英雄。邱對説,對於這些以真名實姓出現的國軍高層,他竭力做到“動作對話都儘量依從史實”。

戰壕裏的真實

導演董亞春此前的作品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那就是“主旋律”。

他拍過《延安頌》、《八路軍》、《解放》、《周恩來在重慶》,任職於八一電影製片廠。《中國遠征軍》是他第一次參與有關抗日戰爭國民黨正面戰場題材的創作。這是一次新鮮的經驗。“有過去拍主旋律題材不可能有的感受。更真實,也講得更透。”董亞春説。而他把握的創作底線是:“負面的東西,再寫也不能突破正面,還是要以正面的東西為主。不能把什麼都寫得一片黑暗。遠征軍第一次入緬的失敗使觀眾情緒上壓抑到了極點,到第二次緬北大反攻的勝利又將情緒推向g.c。在悲壯的歷史中,始終要給人希望。”

遠征軍的征戰歷程本身就富有傳奇性,幾乎囊括了戰爭所有的戰場形式。“仁安羌解救英軍的那場戰鬥,是一個典型的山地戰,同古保衞戰是一個城市阻擊戰,最後的密支那是城市攻堅戰,中間的緬北撤退是純粹的叢林戰。”編劇邱對有意在劇本中對幾種類型的戰場都給予展示,而製片方也耗資巨大,一一完成。戰爭戲本來就極費錢,不同類型的戰場景別不一樣,更需逐一勘景,無法重複利用。《中國遠征軍》劇組的主創們説,他們力圖打造出一種“戰壕裏的真實”,避免像以往很多國產戰爭影視劇那樣一味造氣氛。

“太多觀眾對戰爭劇中的胡打胡鬧深惡痛絕。”邱對説,“因此我對戰術研究了很多。我寫的劇本里,每一場戰鬥都有明確的戰術目標、戰術過程,主要人物的戰術動作都是規範、靠譜的。”

在最初開始這部電視劇的創作時,邱對難以抑制心情激盪,他曾寫下這樣的目標:至少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就戰爭劇而言,《中國遠征軍》將會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越寫到後來,我越覺得我的編劇闡述寫得有點離譜。寫完這個戲之後我變得低調多了。”他知道,留下了遺憾,“只不過,我是很真誠地盡了我的全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