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 美體 服飾 情感 娛樂 生活
當前位置:哇咔範 > 生活 > 生活理財

生鮮冷鏈物流的發展模式分析 具體原因分析

欄目: 生活理財 / 發佈於: / 人氣:2.39W
生鮮冷鏈物流的發展模式分析 具體原因分析

分析具體原因如下:

1、是冷鏈物流標準和服務規範體系不夠完善。中國人吃熟食的習慣決定了居民對食材質量要求較低,使食品物流企業在食品的儲存、運輸、配送過程中,往往習慣於關心食品流量和成本,疏於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和重視。在交接過程中又缺乏嚴格的物流質量標準和檢驗手段,使生鮮易腐低温產品“斷鏈”和“不冷”成常態。目前中央、地方和各行業出台冷鏈標準多達上百項,但推薦性的標準居多,通用性、強制性標準較少,產生了很多不規範現象。例如,在冷鏈食品方面,除了中國商業聯合會發佈的《速凍食品物流規範》外,還有《蓄禽肉冷鏈運輸管理技術規範》和《水產品冷鏈物流服務規範》等,諸多標準沒有形成體系,存在重複、交叉等現象。

2、是信息化建設相對落後。大多數冷鏈物流運輸尚未配備定位、温度監控等信息化設備;倉儲管理、運輸管理、訂單管理等信息化系統尚未大範圍普及;冷鏈物流企業缺乏覆蓋冷鏈物流全過程的信息化監控手段,缺少“斷鏈”監管。

3、是生產體系不成熟。冷鏈產品小規模分散經營的特點制約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進程。目前,農業在現代技術的應用和“最先一公里”分揀、預冷方案的實施方面效果不佳,小規模分散經營的特點使冷鏈環境增多,流通成本上升。以農產品為例,人多地少是中國的基本國情,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快速發展,但務農勞動力仍然數量龐大,經營耕地規模10畝以下的農户數仍然超過2.29億户,農户小規模分散經營仍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形式。

4、是缺少引領市場的大型冷鏈物流企業佈局。2015年,冷鏈物流百強企業的總收入僅佔全國冷鏈物流產業總收入的10%,總體呈現規模小、集中度低的粗放型經營模式特點。目前,冷鏈物流以單純的運輸型企業佔主流,綜合型和供應鏈型的企業較少。冷鏈物流存在設施陳舊、利用率低、信息化滯後、流通損耗大、成本高等問題。“最後一公里”仍然是以“冰袋+塑料泡沫箱”為代表的傳統手段為主的流通模式,以及冷庫以貨物存儲為主要功能,往往不具備分揀、流通加工等能力,嚴重製約了冷鏈物流服務水平的有效提高。

5、是政府扶持不足。在技術培訓、管理諮詢等方面政府可以有所作為。以美國為例,政府不但為農民提供技術培訓和教育,農業部還配備大量人員專業從事農業信息統計,對各地的農場農作物品種、面積、長勢、產量等指標進行長期跟蹤,採集的信息經過彙總整理,由政府定期向社會發布,提供信息諮詢服務,為農產品的生產和流通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