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 美體 服飾 情感 娛樂 生活
當前位置:哇咔範 > 明星 > 港台星聞

徐克個人資料導演過的作品電影全集及老婆

欄目: 港台星聞 / 發佈於: / 人氣:3.45K

徐克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演員。生於越南西貢市的他,祖籍廣東省海豐縣,出身自華僑的大家庭,共有16名兄弟姐妹。1966年移居中國香港,後到美國學習電影課程。1977年回港後,在佳藝電視從事編導工作。

徐克個人資料導演過的作品電影全集及老婆

    徐克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演員。生於越南西貢市的他,祖籍廣東省海豐縣,出身自華僑的大家庭,共有16名兄弟姐妹。1966年移居中國香港,後到美國學習電影課程。1977年回港後,在佳藝電視從事編導工作。佳視倒閉後加盟無線電視。後轉入電影圈發展,憑藉《蝶變》一片嶄露頭角。1984年與妻子施南生組建電影工作室,憑《英雄本色》、《倩女幽魂 (1987年)》(監製)、《黃飛鴻 (1991年)》等片蜚聲海內外,為香港電影開創新時代。當代香港電影界的幕前幕後人物中,徐克是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近年作品《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龍門飛甲》、《狄仁傑之神都龍王》。
    徐克 電影作品
    出演電影 
    打工皇帝 ( 1985) ▪ 我愛夜來香 ( 1983) ▪ 最佳拍檔 ( 1982) ▪ 桃姐 ( 2011)
    導演電影 
    打工皇帝 ( 1985) ▪ 刀馬旦 ( 1995) ▪ 地獄無門 ( 1980) ▪ 花月佳期 ( 1995)
    金玉滿堂 ( 1999) ▪ 青蛇 ( 1993) ▪ 七劍 ( 2004) ▪ 女人不壞 ( 2008)
    龍門飛甲 ( 2011) ▪ 深海尋人 ( 2008) ▪ 蜀山傳 ( 2001) ▪ 笑傲江湖 ( 1990)
    茅山殭屍 ( 2007) ▪ 龍城殲霸 ( 1994) ▪ 聖劍仙境傳 ( 1992) ▪ 斷刀客 ( 1995)
    青幹劍 ( 2004) ▪ 抓猴 ( 2011) ▪ 狄公斷案 ( 2006) ▪ 謎屍 ( 2008)
    黑俠 ( 2002) ▪ 城市特警 ( 1988) ▪ 男兒當自強 ( 1992) ▪ 新龍門客棧 ( 1992)
    編劇電影 
    龍門飛甲 ( 2011) ▪ 蜀山傳 ( 2001) ▪ 刀 ( 1995) ▪ 第一類型危險 ( 1980)
    女人不壞 ( 2008) ▪ 老夫子2001 ( 2001) ▪ 順流逆流 ( 2000) ▪ 金玉滿堂 ( 1995)
    青蛇 ( 1993) ▪ 新仙鶴神針 ( 1992) ▪ 深海尋人 ( 2008) ▪ 梁祝 ( 1994)
   
    個人簡介

    在他十歲那年,他已經對電影發生興趣,他曾與朋友租了攝錄機來拍攝魔術表演,並在校內播放。他也喜愛漫畫。這對他的電影風格有很大影響。自幼就對電影有極濃厚的興趣,自13歲起即開始製作八釐米實驗電影。
    1966年移居香港,入讀中學。他後來到了美國德州,先後在美國南衞理工會大學及德州大學奧斯分校修讀電影。
    1969年進入美國德薩斯州的南循道會大學,一年後停學環遊美國,後來轉到德州大學(奧斯汀)修讀廣播電視/電影課程,與朋友合拍了一部四十五分鐘的有關美籍亞洲人的記錄片《千鍾萬縫展新路》。
1975年畢業後,移居紐約,參與一出關於唐人街的電影-《From Spikes to Spindles》(1976)。他為當地唐人街報紙作編輯,建立了社區劇院社羣,併為當地的華語有線電視台工作。
    1977年回到香港,徐克加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從事導演和監製等工作。一年後,又隨樑淑怡轉投“佳視”。1978年拍攝了根據古龍小説改編的9集電視劇集《金刀情俠》,一舉成名,這可説是徐克導演生涯的轉折點,他的才華為電影監製所注意。

    《倩女幽魂》
    1979年受到吳思遠的提拔,在思遠電影公司拍攝他的第一部古裝劇情長片《蝶變》,此片雖未見成熟,但徐克獨特的風格和嫻熟的技巧,使《蝶變》從當時充斥市場的功夫片中脱穎而出,得到電影界同仁的重視與好評,被認為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作之一。
    徐克的第三部電影《第一類型危險》,基於題材敏感,曾一度被禁在香港上映,更要另剪一個較温和的版本。而他的第四部作品《鬼馬智多星》,叫好又叫座,摩登豪華的流線型喜劇蔚然成風,更為他贏得1981年第十八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的殊榮。其後的《最佳拍檔之女王密令》更創下了三千萬的票房紀錄。而1983年為嘉禾所拍的《新蜀山劍俠傳》,不但轟動一時,更在當時引進了好萊塢特技專家,培訓出一批屬於本土的電影特技人,奠定日後香港動作特效的成熟發展。

徐克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演員。生於越南西貢市的他,祖籍廣東省海豐縣,出身自華僑的大家庭,共有16名兄弟姐妹。1966年移居中國香港,後到美國學習電影課程。1977年回港後,在佳藝電視從事編導工作。

    主要作品

    特別視效

    《恭喜發財》(1985)
    《開心鬼撞鬼》(1986)
    《古今大戰秦俑情》(1989)
    《開心鬼救開心鬼》(1990)
    製片

    《刀》(1995)

    導演

    《蝶變》1979)
    《第一類型危險》(1980)
    《地獄無門》(1980)
    《鬼馬智多星》(1981)
    《新蜀山劍俠》(1983)
    《上海之夜》 (1984)
    《最佳拍檔女皇密令》 (1984)
    《打工皇帝》(1985)
    《刀馬旦》(1986)
    《英雄本色續集》 (1987)
    《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1989)
    《笑傲江湖》(1990)
    《財叔之橫掃千軍》 (1991)

    徐克作品《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劇照(20張)
    《棋王》(1991)
    《豪門夜宴》 (1991)
    《黃飛鴻》(1991)
    《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1992)
    《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 (1992)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1992)
    《雙龍會》(1992)
    《青蛇》(1993)
    《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1993)
    《梁祝》(1994)
    《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1994)
    《花月佳期 》(1995)
    《金玉滿堂》(1995)
    《刀》 (1995)
    《大三元》 (1996)
    《KO 雷霆一擊》 (1998)
    《順流逆流》 (2000)
    《蜀山傳》(2001)
    《黑俠 II 》(2002)
    《1:99電影行動》(2003)
    《七劍》(2005)
    《鐵三角》(2007)
    《女人不壞》(2008)
    《深海尋人》(2008)
    《2008分之一》(2009)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2010)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劇照(14張)
    《龍門飛甲》(2011)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2013
    剪接

    《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1989)
    《刀 》(1995)
    策劃

    《專撬牆腳》(1983)
    《我愛夜來香》(1983)
    《淺藍深藍》(2006)
    出品人

    《新仙鶴神針》 (1993)
    《鑄劍》 (1994)
    《鐵三角》 (2007)
    執行監製

    《天羅地網》 (1988)
    監製

    《上海之夜》(1984)
    《英雄本色》(1986)
    《刀馬旦》(1986)
    《倩女幽魂》(1987)
    《英雄本色續集》 (1987)
    《激光人》 (1988)
    《鐵甲無敵瑪利亞》 (1988)
    《大丈夫日記》(1988)
    《城巿特警 》(1988)
    《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 (1989)
    《驚魂記 》(1989)
    《義膽羣英》(1989)
    《喋血雙雄》(1989)
    《秦俑》 (1989)
    《中日南北和》 (1990)
    《笑傲江湖》(1990)
    《倩女幽魂II人間道》(1990)
        《黃飛鴻》 (1991)
    《財叔之橫掃千軍》 (1991)
    《倩女幽魂III 道道道》(1991)

    《棋王》(1991)
    《妖獸都市》(1992)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1992)
    《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 (1992)
    《新龍門客棧》(1992)
    《青蛇》 (1993)
    《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1993)
    《東方不敗─風雲再起》(1993)
    《新仙鶴神針》 (1993)
    《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1993)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1993)
    《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 (1994)
    《梁祝》 (1994)
    《火燒紅蓮寺》 (1994)
    《刀》 (1995)
    《花月佳期》 (1995)
    《金玉滿堂》 (1995)
    《黑俠》(1996)
    《大三元》 (1996)
    《新上海灘》 (1996)
    《小倩》 (1997)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1997)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發佈會(20張)
    《順流逆流》 (2000)
    《老夫子2001》 (2001)
    《蜀山傳》(2001)
    《黑俠 II》(2002)
    《殭屍大時代》 (2002)
    《散打》 (2003)
    《七劍》 (2005)
    《鐵三角》 (2007)
    故事

    《鬼馬智多星》(1981)
    《英雄本色續集》 (1987)
    《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 (1989)
    《倩女幽魂II人間道》(1990)
    《雙龍會》 (1992)
    《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 (1992)
    《黑俠 II 》(2002)
    配樂

    《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 (1993)
    《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 (1994)
    執行導演
   
    《笑傲江湖》 (1990)
    演員

    《第一類型危險》 (1980)
    《難兄難弟》(1982)
    《最佳拍檔》 (1982)
    《星際鈍胎》 (1983)
    《新蜀山劍俠》 (1983)
    《最佳拍檔大顯神通》 (1983)
    《我愛夜來香》(1983)
    《兩隻老虎》(1984)
    《上海之夜》 (1984)
    《最佳拍檔女皇密令》 (1984)
    《打工皇帝》 (1985)
    《恭喜發財》 (1985)
    《皇家師姐》(1985)
    《開心鬼撞鬼》 (1986)
    《英雄本色》 (1986)
    《最後勝利》 (1987)
    《鐵甲無敵瑪利亞》(1988)
    《城巿特警》 (1988)
    《豪門夜宴》 (1991)
    《雙龍會》 (1992)
    《小倩》 (1997) ... 小狗金堅
    《大魔術師》(2011)
    《桃姐》(2012)

徐克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演員。生於越南西貢市的他,祖籍廣東省海豐縣,出身自華僑的大家庭,共有16名兄弟姐妹。1966年移居中國香港,後到美國學習電影課程。1977年回港後,在佳藝電視從事編導工作。



    編劇

    《地獄無門》 (1980)
    《第一類型危險》 (1980)
    《英雄本色續集》 (1987)
    《黃飛鴻 》(1991)
    《倩女幽魂III 道道道》 (1991)
    《財叔之橫掃千軍》 (1991)
    《豪門夜宴》 (1991)
    《雙龍會》 (1992)
    《新龍門客棧》 (1992)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1992)
    《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1992)
    《妖獸都市 》(1992)
    《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 (1993)
    《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 (1993)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1993)
    《東方不敗─風雲再起》 (1993)
    《新仙鶴神針》 (1993)
    《青蛇》 (1993)
    《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 (1994)
    《梁祝 》(1994)
    《金玉滿堂》 (1995)
    《花月佳期》 (1995)
    《刀》 (1995)
    《大三元 》(1996)
    《黑俠》 (1996)
    《小倩》 (1997)
    《順流逆流》 (2000)
    《老夫子2001》 (2001)
    《蜀山傳》 (2001)
    《殭屍大時代》 (2002)
    《散打》 (2003)
    《七劍 》(2005)
    《深海尋人》(2008)
    《女人不壞》(2008)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2010)
    《龍門飛甲》(2011)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2013)
    藝術指導

    《我愛夜來香》(1983)
    非中文 / 華語電影Knock Off (1998)......導演
    《Double Team》 (1997)......導演
    獲得榮譽

    1981年:《鬼馬智多星》(台灣名《夜來香》):第1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作品獎、最佳導演獎
    1984年:《上海之夜》:香港電影節十大中文片之一、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7年:《英雄本色》1986年香港電影票房的最高紀錄,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
    1987年:《倩女幽魂(1987年)》第2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剪輯、服裝、男配角四項、第十六屆法國科幻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葡萄牙科幻電影節最佳作品大獎。
    1989年《大影畫》雜誌評徐克為首位80年代香港十大導演。同年他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任青年部評委。
    1992年:《黃飛鴻 (1991年電影)》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1995年:《梁祝》第四十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1997年:《小倩》第34屆金馬獎的“最佳動畫電影”。
    2000年:《順流逆流》威尼斯電影節未來電影數字獎
    2001年:《順流逆流》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電影數碼獎”,受到特首董建華的表彰。
    2001年(年份待考):小行星(23258)被命名為“徐克”
    2010年:《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映,獲“金獅獎”最佳影片提名。
    2011年,《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在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徐克獲得“最佳導演”獎。
    2013年,在6月15日舉行的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上,榮獲“華語電影貢獻獎”。
    2013年,羅馬電影節藝術總監馬可·穆勒宣佈,將在11月舉行的第八屆羅馬電影節上授予中國香港導演徐克“鬼才導演獎”。

徐克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演員。生於越南西貢市的他,祖籍廣東省海豐縣,出身自華僑的大家庭,共有16名兄弟姐妹。1966年移居中國香港,後到美國學習電影課程。1977年回港後,在佳藝電視從事編導工作。


    人物評價

    個人評價

    張國榮:徐克導演的電影,包含一些哲學的、政治的思想,即使畫面很昏暗,總是在某一個地方存在希望和光明。
    業界評價

    業界的先行者
    作為業界的先行者,徐克一直為香港電影注入新元素。
    2001年,徐克重拍二十年前的《新蜀山劍俠傳》,為本港首部投入大量電影特技的大片;亦在同年暑假作全亞洲發行,並由Miramax公司購得全歐美的發行權。而另一部片由他監製的《老夫子2001》更為香港首部結合3-D 動畫人物和真人演出的電影。該片自復活節起,即作全東南亞發行。
    其實,徐克的電影多屬於偏險怪奇一路,但他卻善於把偏鋒與主流、險怪與平穩這些似乎是對立狀態的東西互相滲透,轉化發展。他的電影最讓人難忘的就是濃郁的個人風格。英雄臨風鶴立,煮酒相逢,中國古典文化的俠義精神被天馬行空的元素剖析得淋漓盡致,這是徐克電影中無法替代的特質。他的武俠片中的“武”,已經臨界於武術本身,是用來製造一種視覺“奇觀”;動作設計並不是一招一式的真功夫,而是將武功神化、幻化,通過特技和剪輯手段製造人體極限以上的高難度動作,因而觀賞性極強。在他的影片中,演員忽而上天,忽而入地,武術高手們雙掌生風,快以魅影,人去風留。徐克用舊瓶裝新酒的形式,把古典風神與現代人文精神熔於一爐,開闢了新武俠片,而他本人則成了締造這個新片種的當之無愧的大師。論創造和帶領潮流,徐克無疑是香港影壇的佼佼者。

    與夫人施南生
    2001年10月,徐克在1993年監製的《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在美國上映。在一個月內累積了1400萬美金的票房紀錄,反映了美國觀眾對中國功夫片的渴望。
    同時,徐克另一部科幻動作片《黑俠II》,亦於2003年初上映,並由新力公司作世界性發行。2002年徐克監製的《殭屍大時代》,再次由美國新力公司取得世界性發行權。
2003年徐克監製《散打》,散打是近年來中國最流行的拳擊運動,此片描述散打拳手的奮鬥心路歷程,並起用職業散打拳手演出,充分表現了散打比賽的刺激。
    2005年,徐克率大隊人馬,遠赴新疆拍攝,帶回了《七劍》。《七劍》改編自武俠名家梁羽生的作品《七劍下天山》,講述古時七名劍客為逃避朝廷禁武令,隱匿山中,直至村民被屠殺後方重出江湖的故事。電影《七劍》獲第4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2007年與老友林嶺東、杜琪峯合作導演了《鐵三角》。
    David Bordwell : 滿漢全席——徐克
    一幢三合土綜合大樓內,散發着煎炸氣味與香煙的煙薰味,電影工作室的總部便設在這兒。辦公室倒也寬敞,但卻簡陋,沒有紅木經理房,也沒有豪華放映室,整個空間都以灰板分隔。隔壁的偌大工房內,幾個年輕小子身邊貼滿便條貼紙,又釘滿人物素描。他們都俯伏案上,埋首繪製電腦動畫《小倩》。接待處要算是最體面的角落,有電影工作室閃亮的標記,也有放大的《黃飛鴻》劇照。其中一面牆上,繪滿工作室員工的漫畫肖像,領導繪在正中,墨鏡後眉頭深鎖,口銜一支長雪茄。
    徐克飛快開完一個又一個會議,便坐下接受訪問。他個子高瘦,目光炯炯,神情肅穆,下巴蓄的羊咩須人盡皆知:看上去,就像每一刻都蓄勢待發的模樣。眼前這個人,可以不眠不休連續36小時工作,可以五天內完成剪接、配音、混音、字幕、印片等整個過程,還可以在午夜場放映四小時前動手做些“小改”注1。他回答問題時很客氣,也很詳盡,但很少直截了當,他的思維,往十來個方向擴散開去。他説話態度認真,不僅表達了監製的務實想法,還有導演的不竭精力。
    有關港片80年代的情況,出現兩個説法,但都以徐克為焦點。樂觀的説法認為,徐克是鋭意創新及港片現代化的關鍵人物。他的首部長片《蝶變》(1979)是有強烈修正主義傾向的武俠片。其後的《地獄無門》(1980),把美國70年代低成本電影的狂野放任氣息,帶進一個人吃人的故事中。即使電檢刪剪過的《第一類型危險》(1980),亦猛烈批判殖民地社會的不公現象。據李焯桃稱,《鬼馬智多星》(1981)“使摩登豪華的流線型喜劇蔚然成風。”注2。《新蜀山劍俠》(1983)則借用好萊塢的特技,經營出超凡入聖疑幻疑真的武俠太虛幻境。
    徐克自組獨立的電影工作室後,推出連串瘋狂熱鬧、多姿多彩及大膽創新的影片。他既監且導,創出了英雄槍戰片(《英雄本色》,1986)、歷史冒險片(《刀馬旦》,1986;《天羅地網》,1988;《財叔之橫掃千軍》,1991),未來科幻片(《鐵甲無敵瑪利亞》,1988;《妖獸都市》,1992)等路線。另外,亦把舊酒換上新瓶,所及類型包括上海喜劇(《上海之夜》,1984)、女鬼愛情片(《倩女幽魂》,1987)、神怪武俠片(“笑傲江湖”系列,1990-1993;《青蛇》,1993)及功夫劇情片(“黃飛鴻”系列,1991-1997;《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1993)。1997年更把《倩女幽魂》改編成動畫《小倩》,創作了香港歷史上的首部動畫長片。香港出品的首部動畫長片,應是胡樹儒導演的《老夫子》(1981)。但《小倩》結合3D動畫與2D動畫,則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譯者注
    港片亮麗的外觀、通俗與自由奔放的想像力,經徐克之手鞏固起來。這些特質,成為香港電影在世界電影文化中的標誌。電影工作室創造了男兒光榮犧牲的浴血場面、火柱與油滑地板上的比武、女扮男裝的俠士及不男不女的魔教教主、巨型舌頭與特大時鐘,還有一身戰衣打扮開機關槍的女人。凡此既刺激復壯觀的種種,處處令西方擁躉神迷,亦往往令影片在東亞各地賣座鼎盛。由是觀之,徐克是過去20年來,最有遠見的一股創作力。

徐克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演員。生於越南西貢市的他,祖籍廣東省海豐縣,出身自華僑的大家庭,共有16名兄弟姐妹。1966年移居中國香港,後到美國學習電影課程。1977年回港後,在佳藝電視從事編導工作。



    《梁祝》
    有關80年代香港電影的另一説法,是徐克乃新浪潮希望幻滅的縮影。他首三部作品皆向主流電影恣意挑戰,但票房全軍盡沒。因此,有人認為徐克其後已失卻向社會挑釁的興趣,他媲美火山爆發的精力,轉而用於製作喧鬧的低檔娛樂之作。他翻拍舊片,又翻新過時的類型,同時亦厚顏無恥地抄襲好萊塢熱潮;他被稱作香港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不是沒有理由的。更甚者,有論者認為電影工作室的設立,本是給獨立電影人制造機會,但徐克卻變成事事過問的監製。他重新剪接吳宇森的《英雄本色》,又接管嚴浩的《棋王》(1992),有人還説他欲大幅改動《喋血雙雄》(1989)。程小東雖是《倩女幽魂》的導演,但許多戲劇場面的拍攝與剪接,都由徐克操刀。他安排胡金銓復出執導《笑傲江湖》,但兩人意見相左,胡金銓結果中途離開。此一影史版本認為,徐克把新浪潮帶入主流,令本土電影的異見聲音沉寂下來,個人電影創作再沒法找到立足之地。因此,難怪從《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押後至1992年公映)至《反擊王》(1997),到《K.O.雷霆一擊》(1998),徐克都一直欲進軍好萊塢注3。
誠然,徐克工作起來,從不剋制,也不會耐着性子。至1998年底,他執導的作品有26部,監製的數目也相若。這產量肯定是一種全情投入拼命工作的性情所造成的,他表示寧取香港而舍好萊塢,因為這兒可在拍一部片的同時,計劃下一部作品。他看來享受制作的過程多於成果。此外,他愛在別人執導的影片中客串,又義拍過一些籌款電影,如為導演會籌款購置會址而合導成龍主演的《雙龍會》(1992),以及為華東水災災民賑災籌款而合導喜劇《豪門夜宴》(1991)。
    另外,徐克視合作伙伴為助手,也是事實。他説“意念輕易便跑出來”,是以他構思的作品,多得沒法全由自己執導。他一旦取得拍片資金,便要控制製作過程,包括監督集體創作的腦力激盪會議,並寫下“製作日記”,詳列執行其意念的方法。工作室有些出品縱也摸索非正統風格,如李仁港的《黑俠》(1996),但大部分看起來都很像典型的徐克作品。
    徐克的務實作風與親力親為的工作方式,可保證其作品的市場價值。他相信在香港影業,沒搞出新作的,遲早中途離場。70年代他發現電視不斷威脅電影,因為對他那樣的新秀,電視提供的創作環境更自由。徐克深明只有不斷創新,電影業才能持續健康發展。當時他腦海的改革方式,大抵不算激進。他批抨新浪潮徒具專業技巧,卻無商業觸覺注4。《第一類型危險》這一部影片從多方面看,都是徐克實驗意味最強烈的作品,不過是一個例外。《蝶變》與《地獄無門》皆是奪目的類型修正片,比方育平與許鞍華的寫實習作更接近主流。徐克最早期作品縱然也有離經叛道的地方,但亦顯示他總偏愛怪異風格及粗俗喜劇——根深蒂固的兩個香港電影傳統。他不大可能會帶領新浪潮,走激進的前衞路線。
徐克是香港導演中,少數真正的電影頑童。他自己也説:“我是瘋狂影痴。”注5徐克1951年在越南出生,13歲便拍超8,中學畢業後度過兩年百無聊賴的日子,每天看三至四場電影。他在美國達拉斯南循道大學修畢電影課程後,曾往紐約工作,未幾於1977年返港。回港後,他馬上加盟電視台當編導。其電視武俠劇《金刀情俠》大受歡迎,催生了電影作品《蝶變》。他把此片稱做“未來主義古裝片”,藉此把武俠片擁躉及追求現代感的年輕人一併吸引過來注6。徐克在此片中給自己製造了好些高難度技術挑戰,像引動成千上萬蝴蝶飛舞,或為宂長的洞穴場面布光。影片在台灣拍攝,雕琢工夫遠勝大部分70年代後期的港片。
    徐克其後兩部作品都不賣座,接着為新藝城執導了《鬼馬智多星》,那是無傷大雅的笑片,但展示的技巧卻極有看頭。徐克摒棄粵語喜劇慣用的平光,也沒有依從他們簡陋的佈景設計;他大膽運用漫畫似的飽和色彩,還搞出有趣的誇張剪影效果,不無實驗意味。《鬼馬智多星》成為1981年最賣座片之一,為徐克締造了開拍《新蜀山劍俠》的條件。嘉禾為他斥資空前的3000萬港元,更從美國聘來特技專家,但結果影片奪目的色彩設計,毫不像好萊塢。該片票房收益不到2000萬元,徐克惟有安全至上,執導新藝城《最佳拍檔》第三集《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1984)。他用波普藝術風格設計佈景,又大搞先進的機械人效果。他決意要娛樂觀眾:“總不能老是搞成熟的作品,傻兮兮有時也很有趣。”注7

    《鬼馬智多星》
    《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成為1984年最賣座影片,徐克於是有了創辦電影工作室的本錢。他妻子施南生原是新藝城高層行政人員,亦為《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設計佈景,如今加入工作室任監製。《上海之夜》(1984)是工作室推出的首部作品,但兩年後的《英雄本色》及《刀馬旦》,才奠定工作室的地位。兩片皆打入當年十大賣座片之列,在日本、台灣及南韓亦極受歡迎,工作室出品賣埠有價後,便    把製作成本提高至介乎700萬——3000萬港元不等。

徐克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演員。生於越南西貢市的他,祖籍廣東省海豐縣,出身自華僑的大家庭,共有16名兄弟姐妹。1966年移居中國香港,後到美國學習電影課程。1977年回港後,在佳藝電視從事編導工作。


    徐克在1988年訪問中,清楚道出電影工作室對導演的要求:
    1.要有自己的風格。
    2.要言之有物——即使功夫片,也要有話説。
    3.要“走羣眾路線”……商業片定要娛樂觀眾,讓他們得到宣泄,心情轉佳。電影是大眾媒介,但願我們跟觀眾一起呼吸……觀眾是用感覺看電影,不是有腦袋分析電影的。注8
徐克與施南生宣稱工作室定要跟觀眾品味亦步亦趨,觀眾厭倦笑片,他們便推出《英雄本色》另創潮流,1987年又推出《倩女幽魂》使古裝神怪片復甦。賣座片開拍續集令工作室財源滾滾,縱然吳宇森幾乎否認《英雄本色II》(1987)是自己的作品,但該片卻很賣座,徐克更接手執導《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1990)。
    一輪成功過後,電影工作室陷入困境。《笑傲江湖》由1988年拍到1990年,先後僱用六個導演,製作費預算1500萬港元,最後超支一倍,期間,工作室幾部作品票房欠佳。直至《黃飛鴻》(1991)出現,徐克才一舉挽回頹勢。黃飛鴻是廣東民間英雄,由內地影星李連杰飾演。該片無論在本土或海外,都很賣座,尤其在龐大的韓國市場。有了《黃飛鴻》的成功做後盾,工作室在1992——1993年間推出12部製作,不少是《笑傲江湖》及《黃飛鴻》的續集,還有像《仙鶴神針》(1993)及《青蛇》(1993)等類型變種。但打入本地十大賣座片的,卻只有兩部,而且多數在東亞市場萎縮的景況下遭遇滑鐵盧。工作室惟有減產至每年三部左右,90年代中更在掙扎求存。
    電影工作室十年間大起大落,倒與領導人變幻無常的脾性很是吻合。徐克稱,很想把自己的不同面貌都發揮出來:“我拍片,會拍給性格的另一半去看。”注9徐克作品極不平均,有時精采絕倫,有時卻吵鬧膚淺。他最好的一些作品,縱為大眾市場口味度身訂造,但亦落得慘淡收場,而像《大三元》(1996)那些他滿不在乎的,卻成了賣座片。所有影片無論瘋狂吵鬧,或血腥暴力,或多情善感,或嘲弄諷刺,或小眾趣味,一一是他試練極端手法的場所。豐富的歷史細節,會出現在神怪武俠片裏頭;華麗的服裝,卻淹沒於人工霧景之中;眩目的特技效果,則配合平平無奇的吊線動作。上一場剛出現可觀的色彩設計,下一場即過度運用或藍或棕的濾色鏡。這人,會令編劇每三分鐘便要加添新意思注10。
然而,徐克那停不了的表演,那些生動的影像與活潑的音樂,都給觀眾提供獨一無二的樂趣。不少影評人都強調他對中國歷史的興趣,張建德更形容他這傾向是“民族主義成癮”注11。“黃飛鴻”系列確有探討中國面對帝國主義入侵時的長處與盲點,儘管探討得並不徹底,但亦算廣泛注12。可更重要的是,徐克往往透過審視通俗娛樂的傳統,來反省民族的承傳及歷史的後遺症。
    《上海之夜》的序幕很有費蘭克·鮑沙其(Frank Borzage)通俗劇的影子。故事講1937年,鬱郁不得志的作曲家Do-re-me(即董國民,鍾鎮濤飾)遇上在歌廳賣唱的舒佩琳(張艾嘉),兩人夜裏在橋底浪漫邂逅,隨後卻因上海淪陷局勢紛亂而失散。戰後,兩個湊巧成為同一座樓房的住客,而剛從鄉間遷來的凳仔(即查小喬,葉倩文飾),卻愛上了Do-re-me。片中,選美會、睡房鬧劇、探戈舞、大號樂器笑料、大驟雨,還有時間控制分秒不差的視覺喜劇效果等等,如走馬燈般逐一登場。此外,也有動人的表演時刻,如Do-re-me走上天台,在上海的霓虹燈光映襯下拉起小提琴,猶如給予整個城市奏起小夜曲。
影片g.c富有幽默感,同時亦緊張刺激,是今天好萊塢沒法再拍得出的。Do-re-me憑一曲《上海之夜》贏了比賽,此曲更安排在電台播放,但舒卻答應了富商的婚事,當晚便要乘火車離開。凳仔縱使不情願,但也把消息告訴了Do-re-me。他趕往火車站及時跳上火車,一曲《上海之夜》此際悠悠響起,火車在歌聲中開出(“明天的我,明天的你,會不會再像那天相擁!”)。火車上,舒給Do-re-me抱在懷裏,她的未婚夫只好把目光移向其他女人,凳仔則一直在月台勇敢揮手。徐克稱自己用歌曲歌詞構思這連串鏡頭,於好萊塢而言,把歌曲、聲音及視覺韻律結合得同樣迷人的場面,恐怕要回到羅賓·馬摩利安(Rouben Mamoulian)《公主豔史》(Love Me Tonight,1932)的火車g.c戲才見得着。
    《上海之夜》的感情跌宕,以徐克特有的古怪尾聲收筆。火車開走後,剛從鄉間出城的少女向凳仔問路,但少女卻是凳仔的化身,不僅同一演員飾演(葉倩文),還與凳仔開場時所穿一模一樣。故事猶似麥比烏斯環帶,正要重頭開始。Do-re-me與舒在火車呼嘯中奔向未來,凳仔則祝福那天真版的自己交上好運,然後轉身離開,粉紫披肩在畫面飛揚。她走過《再見上海》一片的廣告牌,鏡頭就凝在那兒。
影片運用錯綜複雜的技巧,來講一則純真浪漫的愛情故事。徐克藉此向香港電影的源流致敬,該片讓人聯想起上海經典片《馬路天使》(1937)與《十字街頭》(1937),但他沒有像新好萊塢電影般搞低級滑稽笑話,反而想把一個有價值的大眾傳統翻新。《上海之夜》拍攝之際,香港正值需要重新思考與內地關係之時,影片把本土議論帶往另一方向。上海被塑造為香港般擁擠與殘酷的城市,人人慾打進娛樂圈。片中樂曲悦耳,亦帶出流行文化的活力。徐克也表示,復興舊傳統不等於沉醉於懷舊之中,而是把自己生命與重要傳統連繫起來。流行文化因此亦成為集體的記憶與歷史。影片充滿懷緬之情,大家都知道上海這個中國沿岸最國際化的城市,不久之後便會給南方的對手迎頭趕上。火車載着作曲家與歌手離開上海,向着香港進發。

徐克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演員。生於越南西貢市的他,祖籍廣東省海豐縣,出身自華僑的大家庭,共有16名兄弟姐妹。1966年移居中國香港,後到美國學習電影課程。1977年回港後,在佳藝電視從事編導工作。

    《刀馬旦》以較古老的一種娛樂為題,故事發生在中國現代史另一關鍵時刻。1912年滿清覆亡,大將軍袁士凱奪權,當上新共和國的總統。雖然國民黨後來多次選舉中皆取得一面倒的勝利,但袁士凱依然屹立不倒,他更向歐洲列強借下鉅債,以鞏固軍力,對抗南方國民政府。《刀馬旦》故事發生於1913年初,貪贓枉法的曹督軍(曾江)負責協助袁士凱借貸,但女兒曹雲(林青霞)卻暗中幫革命黨盜取袁借款的文件,好讓國會揭發袁欲復辟的陰謀。雖然密件最終亦給盜走,但卻功虧一簣,曹督軍給貪污的稽查官殺害,曹雲及革命黨人被迫逃亡。五個月後,片末的字幕交代,袁世凱解散國會,“第二次革命”爆發。觀眾都曉得不久之後,中國便陷入四分五裂與軍閥割據的局面。
    徐克把劇院描繪為政治與個人命運的交叉點。片頭字幕出現時,鏡頭一一端詳後台的頭飾,掛須及兵器(皆影片往後發展的重要元素),最後停在繪上面譜,高聲冷笑的京劇武生身上。片名《刀馬旦》指京劇的女武打行當,台下的刀馬旦其實是曹雲,她經常佩槍,身穿男裝。台上的刀馬旦,則是白妞(葉倩文),她很想在父親經營的全男班劇團演出。後來她終於倉促中上台,扮演了刀馬旦,且更勝曹雲,竟然假扮男人來反串女角。第三個女人叫湘紅(鐘楚紅),是到處賣唱的歌女,愛財如命,但為尋找遺失了的首飾盒,捲入劇團紛爭及政治陰謀之中。在關鍵時刻,她與白妞一同粉墨登場,把刀馬旦演得滑稽風趣。徐克向來喜歡顛倒性別,這一回,男性化的刀馬旦也有女性化的男人與之對應,即那羣反串的京劇男演員,以及稽查處惡霸雷組長(谷峯)。雷看上戲團當紅的男花旦花綿繡,硬要對方下嫁。其他角色還有革命黨的間諜寧北海(鄭浩南),以及大帥府的逃兵(張國強)。三女人後來成為朋友,二男則輔助她們出生入死。 影片性質上屬於大眾娛樂,徐克對性別偽裝的興趣,跟性別政治沾不上邊。美國Republic公司出品的電影集對喬治·盧卡斯的影響,猶如中國戲曲之於徐克的作用。徐克憶述:“五歲時跟母親到劇院看戲曲,發現台上所有男角,基本上都由女人扮演,更奇怪的,是大家亦把女演員視作男人……我開始摸不着頭腦,幹嘛這樣也行得通……我説過,拍《刀馬旦》,為的是重新找回兒時的那種感覺。”注13
    《刀馬旦》結局,政治與戲曲已變得難分難解。為掩人耳目,躲避雷組長的追捕,一眾革命黨及同謀全部假扮戲子粉墨登場,演出《八仙過海》一幕。徐克藉此把政治鬥爭與通俗神話結合起來,片中所有要角都變成神話人物。主角曹雲扮演法力高強的金魚精,身穿刀馬旦的戲服。台上的假打之後便是真打,雷組長的部屬都追上戲院屋頂,一眾主角雖然受了傷,但都成功脱身。尾聲一場,政治動盪中,容不下兒女私情,五人分道揚鑣。刀馬旦如今真的騎上了馬背,但不得不各走各路。
    一如《上海之夜》,劇中人在結局中,無法預知其後歷史的發展,故沒料到彼此其實沒法再見。凳仔在月台上高叫Do-re-me和舒佩琳回來時找她。《刀馬旦》的曹雲安慰眾人:“民主成功之後,我們在北平再見。”最後畫面出現塗上面譜的武生,他仍在哈哈大笑,猶似嘲笑着他們重聚的願望。
徐克把京劇的華麗與動感作戲劇化處理時,若不是那麼老練,片中的政治寓意便失諸散漫可笑。京劇一如上海的時代曲,都是中國人引以為豪的傳統,徐克決心要將之美化。政治陰謀一次又一次打斷台上的武場戲,但兩者的拍攝和剪接,都同樣活潑生動,別具感染力。徐克的風格亦或受斯皮爾伯格影響,但斯皮爾伯格其實可往他那兒借鑑。如前文(指本書的前面某些章節——本站注)説過《刀馬旦》亂閨房的一場戲,男孩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無端睡在女孩身邊,又要躲閃白妞父親。又或比較一下《刀馬旦》督軍手下大鬧戲院一場,便可發現《奪寶奇兵》咖啡館打鬥一幕的場面設計實在笨拙。寧一忽兒在板凳跳上跳落,一忽兒利用懸在半空的橫幅飛來蕩去,又在白妞協助下揚起舞台地毯擋開子彈,再連滾帶翻走遍後台通道。
    這一幕把徐克刺激過癮的視覺手法表露無遺,豐富的影像感,的確是他強項。誠然,刺激有時走過了頭,他其實可減省小部分搞笑動作及大部分高科技小玩意(即若《蝶變》,亦有火箭式飛索與未來世界的機關槍)。也許出於對《用心棒》的欣賞,他偏愛傾斜角度及極端講究的構圖注14。巔峯時期的徐克,堪稱當代電影最有想像力的風格家之一。徐克沒有運用吳宇森對動作場面的“三文治式”拍法,他把香港慣用手法推向極致,準確調校鏡頭角度以配合動作每個細微變化,和他一道工作的攝製人員都知道,他總會要求多一個不同位置的鏡頭。《黃飛鴻》最後一場令人歎為觀止的決鬥,在貨倉發生:黃飛鴻與關東武師嚴振東先後在地面、狹窄通路及竹梯上對打,鮮有取景位置重複的鏡頭用了近300個,把動作交代得明明白白,而威力更是驚人。(見下圖)
    《黃飛鴻》:黃飛鴻與嚴振東在竹梯上保持平衡。
    其後,兩人在直立的竹梯上對打。
    《上海之夜》的聲音與影像水乳交融,《刀馬旦》亦盡顯徐克的音樂創意,京劇場面都加上黃沾節奏明快的配樂,屋頂壯觀的打鬥場面,則有細意控制的固定音步,每回(尖音的)間斷都突出了關鍵動作。此外,打從開始,徐克已探索言語的各種可能。《蝶變》比王家衞更早實驗畫外音的敍事方式:一開始便聽到書生方紅葉的憶述,直至接近劇終,有他最後一句沉思的話語。他離開了現場,代之以旁白:“以後發生的事,我全不知情。”徐克接着給我們交代事情怎樣發展下去。差不多20年後,他才在《刀》(1995)重拾此一手法:由一閒角擔任畫外音敍述者,對劇情只一知半解。徐克甚至揶揄本土影片經常錯漏百出的英文字幕:《打工皇帝》(1985)有一場戲,竟把粵曲曲詞翻成無厘頭的意大利文“La scala,mama mia……Machismo si si pronto”。
有人指出徐克最好的作品都拍於80年代,他不少近作確有如機械化的習作。然而,其1995年的三部影片,處處顯示他依然能夠全面發揮多才多藝的本色。
    《花月佳期》由吳奇隆與楊采妮主演,兩個是流行歌星,在徐克古裝愛情片《梁祝》(1994)裏已鋒芒畢露。徐克沒有重複自己,該片的敍事手法及特技皆有新酞。故事背景再一次發生在平民化的劇院,但這回是30年代的上海。在父親戲班當花旦的洪欣欣(楊采妮),往廟宇問姻緣時與銀行書記江繼威(吳奇隆)碰個滿懷,兩人大吵起來,我們由是得知他們終會成為一對。一女人來誘惑江,暗中把槍械藏在他皮箱內,江不知就裏,帶着槍械經過守衞走進銀行,那女人的男人在銀行內利用那些槍械行劫,又勒死了江。江的鬼魂飄到劇院,向欣欣道明一切,央求她一起返回事發時空,制止劫案並救回他一命。
    猶如《回到未來續集》的邁克爾·霍士(Marty),江繼威的鬼魂與另一時空的欣欣走回過去,碰回他們自己,又猶如《偷天情緣》,把發生的情節興致勃勃地重演。但徐克這個大影痴,在重演片段中稍稍變換鏡頭角度,兩人的另一個自己就不會出現在畫面之中。劇情其後發展更趨錯綜複雜,黑幫亦發現回到過去的方法,欲阻止兩人改變歷史。片中的特技效果處理得揮灑自如,但徐克志在搞出重重誤會,複雜程度比好萊塢有過之而無不及。未來時空的兩戀人與過去的自己吵將起來,他們又扮作另一個,把雙方都弄得糊里糊塗。黑幫又在盛怒之下不顧後果,欲幹掉過去的自己。戲院捉迷藏般的一場追逐,把亂局推至g.c,三人連同另一時空的自己,全都沒法掌握全局。徐克的《花月佳期》層層疊疊迂迴曲折,令時光旅程喜劇的始作俑者好萊塢亦非其對手。
《刀》的靈感更遠溯至張徹的《獨臂刀》(1967),且欲以女性做敍事觀點。小靈(桑妮)是練刀師傅女兒,常幻想鐵匠定安(趙文卓)與鐵頭(陳豪)為了她大打出手。一次,定安為了在馬賊手中救回小靈,失掉持刀的一條手臂,小靈則給鐵頭帶走。定安在野外長大的男仔頭孤女照料下復元,然後着手討回父親的斷刀及燒焦的祕笈。最後他追尋到殺父仇人紋身馬賊飛龍(熊欣欣),在兩女人及鐵頭跟前,他與飛龍決一死戰。
    徐克摸透他所謂的“軟件時代”(software generation)的特殊口味,於是拍出了他的音樂錄像版本,可毋須多説,那半點不像我們見慣的音樂錄相。《刀》的一切,皆在於強調一種情感:兇殘。片中如噩夢般原始的,除了事件(幕開便見狗兒掉進捉狼的捕獸器中),還有風格:刀在鐵砧上敲打成形,單調的錘音變成瘋狂的韻律:片中世界陷於一片火海,火花四濺的對話配上火光掩映的大特寫。此外,武打場面不僅用升降台,還轉動攝影機拍攝。徐克用對講機指示操作人員逆向拍攝演員動作,或快速變焦距產生像拉近遠處細節的效果,或努力為動作重新構圖。這種粗線條作風,對不少影片都可構成騷擾,但用在這兒卻能表現變幻無常,痛苦與霸道主宰一切的世道。刀是全片沉溺的一個母題,所有角色的性格都圍繞着刀發展,甚至天主教的十字架也變成又一柄刀。g.c一場是香港電影兵器交鋒場面中最刺激凌厲的,無論是旋轉與飛身進攻,或鐵鏈與鋸齒刀對打,或突然飛至的捕獸器,統統化成塵土飛揚中的剪影。(見下圖)能令觀眾看得如此筋疲力竭的影片,實在沒幾部。
    《刀》:主角凌厲的旋轉進攻,前景對手嚴陣以待。
    《刀》:主角和殺父仇人對攻。
    《花月佳期》與《刀》的票房成績都不理想,但徐克1995年的賀歲片《滿漢全席》卻極其賣座。那是香港最趣味盎然的喜劇片之一,講的雖是烹飪比賽,用的卻是功夫武俠片的拍法:先有挑戰,然後苦練,而且充滿旗鼓相當,令人眼花繚亂的烹飪風格及取勝絕招。但別以為影片就這麼平鋪直敍,徐克其實不脱神經本色。趙港生(張國榮)原是黑幫放債佬,為移民加拿大會女友,便去學烹飪。他在酒樓廚房學師,老闆女兒歐嘉慧(袁詠儀)因不肯繼承父業,把頭髮染成朋裝(punky),又故作瘋癲,欲使父親氣不過攆走她。同行敵對的富商黃榮下戰書,要跟嘉慧父親比試最考廚藝的滿漢全席。可父親接下戰書後心臟病發,阿生與嘉慧必須説服退隱後酗酒的內地師傅廖傑(鍾鎮濤)重出江湖,助他們一臂之力。
    此一劇情主線已很有看頭,但徐克還加插了無釐頭的精采內容。阿生的手下並非什麼黑幫分子,而是惟命是從的工商管理碩士。嘉慧在卡拉OK酒廊高唱一曲《卡門》,吸引了阿生的注意。此歌變成電影的主題音樂,徐克把手風琴、豎琴及響板混和起來,搞出五花八門的一首瘋狂樂曲。嘉慧得知阿生的女友是日本人後,便幻想他揚帆遠去,自己則揮淚送別,場面有如普契尼歌劇。功夫大師熊欣欣(也是《刀》的大奸角)飾演那目中無人的富商黃榮,打算吞併全港酒樓。他解釋成功人士都嗜吃魚翅時,手拿一排魚翅撕咬。片中除有對暴富者的嘲諷外,也有巨魚劈啪亂跳闖進酒樓的混亂場面。廚藝高手廖傑五覺遲鈍,為要使他回覆正常,徐克大搞笑料,不僅搬來鍼灸、健康舞,還有例牌放屁。滿漢全席的壓軸項目,是用新法炮製熊掌、象鼻及猴子腦。準備“金睛火腦”這道菜色時,嘉慧一夥看似撬開了活生生猴子腦,然後阿生得意洋洋宣稱,“食新鮮腦其實不需要任何烹調的。”滾油接着便澆到猴腦上,然後傳出可憐猴兒痛苦尖叫的聲音。
    《上海之夜》搞時代曲,《刀馬旦》搞京劇,《黃飛鴻》搞中藥與舞獅,此片則來搞中國廚藝。廚藝成了生氣盎然,創意無盡的大眾化傳統。廚師的天賦其實是帶有感性的創意,能把平凡材料弄出新口味(此處猶似反駁徐克的批抨者:廚師就像個導演,搞藝術要遷就客人口味)。弄菜的過程由於亦饒有趣味,攝影機運動流暢自然,與《刀》的凌亂不安互相輝映,烹調的場面亦拍出功夫雜耍的刺激與炫耀勢態。

徐克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演員。生於越南西貢市的他,祖籍廣東省海豐縣,出身自華僑的大家庭,共有16名兄弟姐妹。1966年移居中國香港,後到美國學習電影課程。1977年回港後,在佳藝電視從事編導工作。

    食物,一如片頭映出字幕時畫面的提示(圖X.1),是亦陰亦陽的,是羣體生活的中心。徐克運用升降台拍攝的俯瞰鏡頭,不僅給觀眾示以觀賞菜色的最佳角度(如序幕鏡頭在一盤又一盤菜色的上空滑過,令人垂涎欲滴),還把人物變成食物(圖X.2,X.3)。鏡頭角度亦把禿頭的黃榮比作g.c夜的猴腦主菜,預示他會給打敗(圖X.4)。該片強調真正美食,是由心而發的。多數角色初時若非把食物視作藉口或工具,便是討厭的東西,只圖一己目的,如阿生要移民加拿大,嘉慧欲擺脱父親限制,黃榮要統佔全港酒樓業。廚藝大師廖傑縱仍刀法如神,但已沒法嚐到食物的味道。比賽把各人都喚醒過來,重新發現食物在愛情與羣體中扮演的角色。到了尾聲,嘉慧變成父親酒樓的大廚,正隨手為燒豬插上生日蠟燭。較早前,廖傑開始回覆昔日身手時,愛人為他做飯。她因工作緊張,食而不知其味,故希望丈夫復元後,她能重新享受食物樂趣。他為此把一口豬肉放到她飯碗,她沉吟説:“我已經不吃肉,改吃素了”,然後把豬肉吃掉。
    圖X.1《滿漢全席》:映出片頭字幕時的高空俯瞰角度……
    圖X.2 ……鏡頭角度預示將會把人與食物連繫起來。
    圖X.3《滿漢全席》:升降機把嘉慧的面部倒轉,她正在裝飾盤子。
    圖X.4 鏡頭將黃榮比作一頭猴子。
    圖X.5 《滿漢全席》最後一鏡:徐克(圖中紅圈處)率領幕前幕後工作人員,給觀眾拜年。
    {注}此乃賀歲喜劇片,所以不會像《上海之夜》與《刀馬旦》那樣,以苦樂參半的別離收場。食物把所有中國人牽引在一起:師傅廖傑的戰友來自北京,廖傑住在廣州,嘉慧與阿生則是徹頭徹尾的香港人,阿生後來亦決定不再移民。一如片名《滿漢全席》所示,結局大排筵席興高采烈。尾聲中,一眾賓客不耐久候,都擠到廚房大顯身手(做的是“中國筵席”{《滿漢全席》的英文片名是《The Chinese Feast》,意即“中國筵席”。作者以片名喻徐克的電影作法。原書本章亦以“A Chinese Feast”為名。——譯者注})。他們在飯桌安頓下來後,阿生舉杯祝酒的場面了包羅了整隊攝製人員,他們然後轉身,舉杯面向觀眾(圖X.5)。徐克那些最佳的作品,把香港電影變成中國筵席,本土娛樂傳統做調味料,再添加藝術家實事求是的精力及馳騁的想像力。
    1、見Tony Rayns:“Hard Bolled”,Sight and Sound 2,no.4(August 1992),頁20。
    2、見李焯桃:“從徐克到香港電影的西方反應”,《淋漓影像館——引玉篇》(香港:次文化堂,1996),頁89。
    3、欲進一步瞭解徐克的工作方式,可參考以下資料:“‘My Boss’Tsui Hark”,HK Orient Extreme Cinema no.2 (April 1977),頁62-63;Tsui Hark:“Pour une nouvelle culture chinoise”,同上,no.3 (July 1997),頁68-72。有關徐克在好萊塢的經歷,可參閲Steven de Souza:“Knock Off ”,Fade In (Summer 1998)k,頁80-85;Tsui Hark:“Retour d’exil ”,Made in China,Cahiers du cinema special issue,1999,頁32-35。
    4、見Beth Accomando:“Army of Harkness”,Giant Robot no.8 (1997),頁30。
    5、同上,頁29。
    6、見Tony Rayns:“Die Bian (The Butterfly Murders)”,Monthly Film Bulletin no.603 (April 1984),頁114。
    7、見Lawrence Chua:“Separation Anxiety”,Village Voice,10 April 1990,頁74。
    8、見Pat Aufderheide:“Dynamic Duo”,Film Comment 24,no.3 (May-June 1988),頁44-45,Nansun Shi:“Profession:productrice”,Made in China,Cahiers du cinema special issue,1999,頁19。
    9、引述自Accomando:“Army of Harkness”,頁29。
    10、訪問陳嘉上,1996年11月23日。
    11、見Stephen teo:Hong Kong Cinema:The Extra Dimensions (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1997),頁162。
    12、見Ange Hwang:“The Ireesistible:Hong Kong Movie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Series”,Asian Cinema 10,no.1(Fall 1998),頁10-23;亦見Laurent Courtiad的訪問:“Wong Fei-hung par Tsui Hark”,HK Orient Extreme Cinema no.6(March 1998),頁40-47及95。
    13、引述自Accomando:“Army of Harkness”,頁29。
    14、見Ralph Umard:“Interview Tsui Hark”,Film ohne Grenzen:Das Neue Hongkong Kino (Lappersdorf:Kerschensteiner Verlag,1996),頁40。
    本文摘錄自《香港電影的祕密——娛樂的藝術》一書第五章
    海南出版社出版
著:大衞·波德威爾 David Bordwell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授,是當今世界一流的電影學者。他對香港電影情有獨鍾,到香港多次    調查研究後再以其深厚學養寫成此書,對香港電影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的藝術成就及其對國際影壇的貢    獻分析入微。
    譯:何慧玲
    曾任報館及香港電影節編輯及翻譯,現職自由人。
    編:李焯桃
曾任《電影雙週刊》總編輯,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著有《八十年代香港    電影筆記》,《觀逆集》及《淋漓影像館》等影評結集共八冊。

徐克香港著名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演員。生於越南西貢市的他,祖籍廣東省海豐縣,出身自華僑的大家庭,共有16名兄弟姐妹。1966年移居中國香港,後到美國學習電影課程。1977年回港後,在佳藝電視從事編導工作。

    相關信息

    成立電影工作室

    1984年4月徐克與他的妻子施南生成立了電影工作室,希望能為熱心於電影工作者及投資者創造一個理想環境,共同拍攝一些能兼顧藝術性與商業性的高質量電影。首部電影《上海之夜》即將徐克的理想實現了,電影公映後叫好叫座,在藝術及商業上都取得極高的成就,獲選為1984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十大最佳電影,並獲邀參展十多個海外大型影展。徐克亦曾參與《打工皇帝》、《超級警察》和《最後勝利》等多部電影的演出。而《最後勝利》更令他獲提名1988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同年由他監製的《英雄本色》亦取得票房新高,《刀馬旦》 更取得國際性的好評。前者還掀起了“英雄片”小馬哥的熱潮,更捧紅了日後紅透半邊天的國際級大導吳宇森、國際巨星周潤發兩人。
    80年代末,徐克以精進的視覺技術及成熟的敍事技巧,完成了名作《倩女幽魂》,突破了1979年《蝶變》及1983年《新蜀山劍俠傳》這兩部武俠片的風格困境,並以續集《人間道》和《道道道》達到神怪武俠片的巔峯。在錯綜複雜的人、鬼、妖的關係中,徐克把香港電影中武俠片的類型元素,成功地轉換而融入《倩女幽魂》中,創造出電影史上最飄逸動人的小倩形象。在他精心描述的人間、鬼域、妖界糾纏溷雜、難解難分的聯繫中,他往往藉助於讚美鬼而鞭撻人來表達自己的政治隱喻。而徐克出神入化的剪接技巧、對女性角色的倚重以及對諸多類型片風格溷用的熟練掌握,均能受到各界的好評。
1987年,徐克監製的古制劇情片亦突破了港片的先河,《倩女幽魂》的成功,不但造就王祖賢的玉女形象,更引來無數競拍聊齋女鬼的跟風作。該片除獲得票房佳績外,亦奪得1988年法國Avoriaz電影節特別評判大獎、1988年葡萄牙Oporto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亦在台灣金馬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屢獲殊榮,分別取得五項和三項獎項。這年可稱電影工作室豐收之年,此時製作的電影有吳宇森的《英雄本色II》,杜琪峯及金揚樺導演的警匪片《城市特警》,鍾志文導演的科幻動作片《鐵甲無敵瑪利亞》及黃志強導演的警匪動作片《天羅地網》等。

    《東方不敗》
    1989年完成的電影亦有四部:遠赴越南拍攝的《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票房跟前兩集一樣成功,《喋血雙雄》除了在傳統的亞洲市場票房成功外,亦罕有地在美加獲得全線公映,且得到極高的推崇及票房成績。而美國哥倫比亞公司亦已買下《喋血雙雄》的劇本重拍版權。取景日本東京和香港實地拍攝的《中日南北和》,為工作室首次結合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幕前幕後演職員在一起的新嘗試。《驚魂記》是一套由四名當紅女星主演的驚慄片。接着,在改編金庸小説《笑傲江湖》系列中,他轉往較具寫實基礎的刀劍武俠片,以連環畫式的敍事及構圖、快速而具韻律的剪輯、天馬行空的異想,還有許多暗藏譏諷現實的戲謔笑料,讓這個類型脱殼而出,展現新時代的視覺語言,為80年代武俠片的低潮帶來豐沛的活力。
    徐克不斷以懷舊式的電影文本,書寫着溝通過去和現在寓言。在這一意義上,他獲得了除一般觀眾之外的更高層次的文化認同。在徐克影片所構想的江湖世界,充滿了慾望與衝突,企圖表現出“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的思想。
    在徐克心目中,一代宗師胡金銓曾是他最景仰的導演,他的第一部武俠片《笑傲江湖》,就請了胡金銓執導,不過最後胡卻因理念不同而退出。這時期的《笑傲江湖》雖然花招百出,但似乎還有着胡金銓的思鄉幽情與俠義之風,而到了第二集《東方不敗》時,這股氣味似乎已散去,反倒是徐克犀利的口齒與漫畫式的風格大大突顯,而林青霞顛倒眾生的扮相與神態,還有發功時翻天覆地的特效,更宣告新時代的武俠電影已然成形。
    1990年的古裝片《倩女幽魂II人間道》,傳統的服飾場景及戲劇動作處理揉合最新的電腦特技視覺效果,創造了視覺新感受,結果不但在傳統市場極受觀眾歡迎,更得到非傳統市場的西方觀眾極佳的反應,將香港的刀劍動作劇情片推上一個更高的層次,確立了徐克武俠電影大師的地位,亦為他贏得法國Avoriaz電影節特別評判大獎。同年徐克亦贏得(Screen集團)最佳導演的殊榮。
    1991年的《黃飛鴻》成功地將黃飛鴻這個廣東民間人物塑造成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神話英雄,也創新了拳腳功夫的印象,古裝武俠片終於全面復甦。此外,在《黃飛鴻》系列中,顛覆過往黃飛鴻英雄形象,加入母子、愛情等課題,所呈現的黃飛鴻不再只是單純的父權體系下的英雄,而是有衝突、矛盾、弱點的男性。同年,《倩女幽魂III道道道》秉承前兩集的成功提供了更佳的娛樂性。《豪門夜宴》是全港電影界人仕為中國華東大水災籌款而拍攝,徐克是其中一名主力導演。

    《黃飛鴻》
    1992年,徐克憑《黃飛鴻》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殊榮,而《倩女幽魂II:人間道》則奪得葡萄牙Oporto電影節最佳特技獎。
    1992年製作計有科幻動作片《妖獸都市》,為另一部與日本合作的電影,由日本一級紅星仲代達矢主演。而同年與嚴浩合作的電影《棋王》在各大國際影展中得到極大的關注,獲得很高的評價。該年還有部教人擊掌的出色佳作《新龍門客棧》,這是為了向大導演胡金銓(《龍門客棧》),致意。徐克延續舊作大漠孤店的封閉氛圍,增添了些暗湧於善惡間的曖昧氛圍(原來並無張曼玉的黑店老闆娘角色),算是獨具創見,片中絕無冷場的緊湊武打場面,更將渾然天成的韻律美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同年,《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和《新龍門客棧》三片在亞洲地區都錄得破紀錄的票房,開創了當時拍攝古裝電影的潮流。而與嚴浩合作的電影《棋王》,在意大利的劇本和影像國際電影節奪得大獎。
    1993年的《笑傲江湖II之東方不敗》和《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亦取得佳績。同年底,徐克即完成了《黃飛鴻III之獅王爭霸 》、《黃飛鴻IV之王者之風》、《鐵馬騮》、《新仙鶴神針》和《青蛇》,開創了當時拍攝古裝電影的潮流。《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和《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繼承這系列的偉大成績,分別在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贏得最佳服裝大獎和最佳武術設計大獎。
    1994年,徐克監製及導演了愛情悲劇《梁祝》,被譽為東方《羅密歐與茱麗葉》。徐克亦再表演出他題材的豐富多變,製作了一部愛情喜劇《花月佳期》。同年他亦製作了《黃飛鴻之龍城殲霸》。
1996年,徐克製作了三部著名作品《新上海灘》、《黑俠》和《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同年,他更為美國新力公司,導演了他的首部荷里活電影《反擊王》。往後數年,徐克的作品題材豐富多變,既有愛情悲劇《梁祝》,農曆年檔喜劇《滿漢全席》,動作片《刀》等。到了《刀》時,徐克已棄絕了胡氏風格,而轉向張徹純然陽剛暴力的殺戮風格,捨棄美學的考究,崇尚男性體魄與血肉淋漓。
    1997年,徐克更打入了國際市場,與動作巨星尚克勞德範達米合作,先後接拍了兩部好萊塢動作電影《雙重火力》和《迎頭痛擊》。徐克熱愛漫畫人所共知,徐克導演並沒有放棄新嘗試,1997年更監製了首部動畫作品《小倩》。該動畫以名作《倩女幽魂》為腹稿,歷經四年的製作,終於成功地完成了亞洲第一部以2-D加上3-D電腦製作的動畫長片-《小倩》,甫推出即大獲好評,令中國人的動畫邁進歷史性的新紀元,更憑《小倩》奪得是年台灣金馬獎的「最佳動畫」的殊榮。
    1999年,徐克亦製作了電影工作室的首部漫畫集《天涯明月刀》徐克導演近年致力融合美國和香港兩地電影製作之所長,拍成了多部得到國際認同的電影,他的作品─與為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監製並導演了動作片《順流逆流》,在美國上映後,即被評論界喻為國際性動作電影新典範,亦作了世界性的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