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 美體 服飾 情感 娛樂 生活
當前位置:哇咔範 > 生活 > 經驗

師德師風簡短小故事 師德師風小故事分享

欄目: 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2.84W
師德師風簡短小故事 師德師風小故事分享

1、孔子:善待盲人和狗

孔子去世以後,學生們不但經常談起他的思想、道德、遭遇,還常常清晰地回憶起他的日常為人。孔子十分注意自己的舉止儀表。在待人接物方面,事事處處做到有禮有節,言行適度,舉動文雅,在衣食住行方面也養成了一些好習慣。例如,和鄉下人一塊飲酒時,喝完酒以後總是讓年長的先走,然後自己才退出來。吃着飯的時候,不和別人交談;臨睡之前,不高談闊論。

孔子既注重禮貌,又很強調要有真情實感。他很富有同情心。本來孔子好唱歌,但是遇到人家辦喪事的時候,這一天他就不再唱歌了。在死了親屬的人旁邊吃飯,他不曾吃飽過。他看見盲人、穿孝服的人,即使對方年輕,也一定站起來;路上碰到的也趕快迎上前去。一天,有位盲人樂師來見孔子,孔子趕緊迎上去。樂師走到台階邊的時候,孔子就告訴他:“這是台階”。當走到席子邊的時候,孔子就告訴他:“這是席子”。等樂師坐下以後,孔子又向他一一介紹屋子裏的人,説:“某某坐在這裏,某某坐在那裏”。送走樂師以後,學生子張便問道:“這樣不是太麻煩嗎?”孔子回答説:“接待盲人就應該這樣”。有一次馬棚失火,孔子趕緊問:“傷着人了嗎?”並不問傷沒傷馬。孔子的一個學生因事被捕,進了監獄。孔子並沒有嫌棄他,認為“他雖然進了監獄,但並不是他的罪過”,還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孔子也很愛惜動物。據説孔子養的一條狗死了,便叫子貢給埋起來。他對子貢説:“我聽説,破帳子別扔,好埋馬;破車蓋兒別扔,好埋狗。我連車蓋兒也沒有,你拿我的破席子把狗蓋上吧,別叫他腦袋露着啊!”

孔子很喜歡結交朋友。對於朋友之情,他很珍惜,就是和自己作風不同的人也不肯輕易絕交。他和原壤的交往就是如此。原壤是魯國人,孔子早年的朋友,為人狂放,不拘禮節,思想作風和孔子很不同。可是孔子和他相處得很好,直到老年仍保持着密切交往。孔子給人的印象是謙和的,可是他對於認為應該做的事,便堅決地去做,百折不撓。他説:“看見道義上該做的事而不去做,這就是沒有勇氣”。他還提出“當仁不讓於師”。

2、蔡元培:稱新生為“先生”

1916年冬季,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那時的交通工具很簡單,走馬上任還需要坐馬車,當蔡先生從馬車上下來以後,看見學校門口,有許多人在夾道迎接。原來,這是學校的規矩,工友們必須遵循禮儀表示歡迎,隨行人員對蔡先生説了聲:“您請。”蔡元培先生一邊往前走,一邊脱帽向兩邊歡迎他的工友們致意,並和顏悦色地對工友們點頭致謝,不住地説道:“謝謝諸位,大家辛苦了!”工友們見此情景,非常感動,紛紛讚歎道:“蔡先生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人啊!”這件事情要是發生在今天,當然沒有什麼可以大肆宣揚的。但在剛剛推翻封建帝制的民國初期,蔡元培先生拋棄了舊官場上的那一套官禮陋習,對普通老百姓謙恭禮讓,這種禮待庶人的行為,不能不令人佩服。

當時,有一位叫馬兆北的學生,考取了嚮往已久的北京大學。報到那天,天空晴朗,氣候宜人,馬兆北踏着輕快的腳步,邁入了北京大學的校門。誰知一進大門,就看見一張公告:凡新生來校報到,一定要交一份由現任的在北京(北平)做官的人的簽名蓋章的保證書,才能予以註冊。

馬兆北看完公告以後,歡欣的心情一下子煙消雲散,一種被愚弄的感覺霎時湧上了心頭。他懷着忿忿不平的心情,給蔡元培校長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我不遠千里而來,原是為了呼吸民主空氣,養成獨立自尊的精神。不料還未入學,就強迫我到臭不可聞的官僚面前去磕頭求情,未免令我大失所望。我堅決表示,如果一定要交保證書,我就堅決退學。”言語中不免流露出對蔡元培先生為首的校方的不滿。信發出去以後,馬兆北並沒有抱着多大的希望,本來嘛,人家是舉國上下鼎鼎有名的校長,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入學的學生,能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呢?不過是藉此保持一下自己的自尊,泄一泄自己心中的憤恨情緒而已。於是,馬兆北開始收拾行裝,準備追求自己新的前程。

誰曾想,過了幾天,馬兆北突然收到一封來信,猜了半天也猜不出究竟是誰寫給自己的信,打開一看,見開頭寫着“元材先生”(即馬兆北先生),急忙再看看下邊的署名,居然是蔡元培校長的親筆:“弟元材謹啟”,馬兆北激動得差點沒喘過氣來,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急忙觀看全文,只見信中寫道:“查德國各大學,本無保證書制度,但因本校是教授治校,要改變制度,必須由教授會議討論通過。在未決定前,如先生認為我個人可以作保的話,就請到校長辦公室找徐寶璜祕書長代為簽字蓋章。”

信中表現出蔡元培先生雖然身為一校之長,但他辦事絕不擅做主張,獨斷專行,而是認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尊重教授和教授會議所做出的決定,儘管他本人也對交保證書的做法並不贊同。字裏行間還表達了蔡元培先生對自己學生髮自內心的誠懇之情。馬兆北看完信以後,心情很不平靜:蔡元培校長在百忙之中,竟然對我這樣一個不知深淺的無名小卒以禮相待,真是令人刻骨銘心,難以忘懷。後來,馬兆北先生在一篇回憶錄中這樣寫道:“這件事使我一輩子受到了深刻的影響。”。

3、陶行知:甘為駱駝

一個孩子的母親,因孩子把她剛買回家的一塊金錶當成新鮮玩具給擺弄壞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頓,並把這件事告訴了孩子的老師。不料,這位老師卻幽默地説:“恐怕一箇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這個母親不解其意,老師給她分析説:“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創造力的一種表現,你不該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從小就有動手的機會。”

“那我現在該怎麼辦?”這位母親聽了老師的話,對自己的行為後悔不迭。

“補救的方法是有的。”老師接着説:“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錶送到鐘錶鋪,讓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這樣,鐘錶鋪就成了課堂,修表匠就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學生,修表費就成了學費,你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滿足。説不定,他還可以學會修理呢!”

這個故事中的那位老師就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自己進入反省室。陶行知先生,在創辦南京曉莊學校的初期,曾作過一條規定,即全校師生員工一律不準喝酒,違者要進自省室裏反省。

一次,曉莊的農友請陶校長吃飯,農友們敬他一杯酒,陶行知一再解釋説不能喝,農友們卻堅持道:“您不喝就是瞧不起我們農民,瞧不起我們就不算我們的朋友。”

陶行知沒辦法,只好把酒喝掉了。農民們非常高興,把陶校長引為自己的朋友。他們哪裏知道,陶行知一返回學校,便立即進自省室裏了。

為了苦孩子,甘為駱駝。1941年,在極端困難和不斷遇到迫害的嚴重情況下,陶行知更表現出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反共的陰霾籠罩下,物價暴漲不停,育才學校開支發生了極大困難,常有斷炊之憂。他以至於發出了現在“我不得不和米價賽跑”的感慨。國民黨政府教育部長陳立夫乘機向他提出,如同意他們派訓育主任,即可撥給全部經費,但遭到陶行知斷然拒絕。在經濟最困難的時刻,陶行知不得不忍痛宣佈,全校節衣縮食,每天改吃兩餐。他甚至提出要像武訓那樣用“行乞興學”的精神來度過難關。1944年9月25日,陶行知在為畫家沈淑羊畫的《武訓畫像》題詞時,深情地寫道:“為了苦孩,甘為駱駝;於人有益,牛馬也做。”

陶行知自己節衣縮食,把捐到的涓涓滴滴都拿去哺養兒童。常穿着敝衣奔走於富貴大人和太太之門,他從英國回來之時曾買了一件晴雨夾大衣,穿久了,又髒又破,他便把它翻過來穿。一次去找一位闊大人,通報的人説:“先生,對不起,我們老爺向來不接待這樣裝束的人,請你回去吧。”陶行知不慌不忙,掏出一張名片來遞給他,那人只好恭順地送進去了。

在曉莊師範學校,陶行知和大家一起穿草鞋、挑糞、種田、種菜、養魚,他請唐家窪一位出色的莊稼人唐老頭教大家耕種的方法,他自己也做了唐老頭的學生。他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行行都有我們的老師。那時候,大家都是自己掃地、抹桌、燒飯……所有生活上的事不用聽差、伙伕,陶行知也親自參與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