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 美體 服飾 情感 娛樂 生活
當前位置:哇咔範 > 生活 > 經驗

為什麼要學歷史 我們需要學習歷史的原因

欄目: 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1.29W
為什麼要學歷史 我們需要學習歷史的原因

1、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

學習歷史能使我們更好了解中華民族從哪裏來、將往哪裏去。馬克思説過,我們只知道一門惟一的科學——歷史學。

中國是世界上惟一有幾千年不間斷歷史記錄的國家。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記錄了中華民族在創造歷史中積累的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瞭解了她的昨天,才能知道她從哪裏來、將往哪裏去。認識當今中國,要從瞭解她的歷史開始。

2、學習歷史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

歷史是前人的實踐和智慧之書。中國歷史是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創業史和發展史,藴涵着十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包含着許多對國家、社會、民族及個人成與敗、興與衰、安與危、正與邪、榮與辱、義與利、廉與貪等的思考。

今天的中國是從昨天發展而來的,今天遇到的許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中找到影子。只有認真學習總結中國歷史,才能充分運用中華民族5000多年積累的偉大智慧來化解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問題與挑戰。

3、學習歷史能夠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國人有骨氣、有底氣。作為世界上惟一歷史記載不曾間斷的文明古國,5000多年文明史是中國人骨氣和底氣的精神源泉。

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內生力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通過學習瞭解我們民族和國家的歷史、傳承祖先的成就與光榮,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使我們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更好地服務於民族復興偉大事業。

4、對歷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

尊重和珍惜自己的歷史,保護好自己的歷史文化遺產。歷史不能任意選擇,也無法改變。如何對待歷史,是一個關乎民族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嚴肅問題。

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80多年的鬥爭史,黨100年的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70多年的發展史,改革開放30多年的探索史,這些歷史一脈相承、不可割裂。對歷史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不斷從歷史中汲取有益養分。

5、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和方法論,警惕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打着“還原歷史”“反思歷史”的旗號,否定中國歷史上特別是近現代史上的進步事物和正面人物,否定黨的歷史,抹黑民族英雄和革命領袖,用歪曲的歷史觀消解人們對歷史的正確認識。怎樣對待本國曆史,是任何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都必須解決好的問題。

對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要堅定不移捍衞,以事實批駁歪曲歷史、否認和美化侵略戰爭的錯誤言論;對民族英雄要銘記和崇尚;對革命領袖的評價不能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而應該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和分析。

6、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

學習中國5000多年文明史,加深對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精神品格的認識。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史是一座無比豐富的寶庫,從中我們可以汲取豐富營養、獲得強大精神動力。體現在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精神品格中。中華民族在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許多優良傳統。

比如,從屢經戰亂、分裂但終歸走向統一的中國歷史中,我們可以學習中華民族崇尚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優良傳統。中華文明在發展進程中形成了高尚的精神品格。屈原被逐賦《離騷》、司馬遷忍辱作《史記》,體現的就是中華民族剛強堅毅、自強不息的崇高精神品格。

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優良傳統和高尚精神,對於我們今天形成優良品格、培養浩然正氣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7、學習中國近現代史,加深對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中國近現代史是一部從苦難、抗爭走向勝利的歷史。學習中國近現代史,就要深入瞭解中國所經歷的苦難,深刻汲取落後就要捱打、就要受欺負的教訓。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先後嘗試通過封建統治階級的改良主義、舊式農民戰爭和資產階級革命等途徑來實現民族復興,但都失敗了。

最後,是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徹底改變了中國的命運。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學習中國近現代史,就要深刻認識歷史和人民選擇黨、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從而不斷增強“四個自信”。

8、學習世界歷史知識,加深對外部世界的瞭解。

中國歷史是世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中國同世界的聯繫更加緊密,更需要我們通過學習世界歷史知識,用寬闊的歷史眼光更好地瞭解外部世界,從不同文明中積極吸納有益成分,服務於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Tags:歷史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