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 美體 服飾 情感 娛樂 生活
當前位置:哇咔範 > 明星 > 大陸星聞

黃渤全部圖片欣賞 揭祕50億影帝的星路歷程

欄目: 大陸星聞 / 發佈於: / 人氣:6.3K

黃渤銀幕上的形象也幾乎都是“路人”,不論是他的第一部電影《上車,走吧》中的小巴售票員,還是成名作《瘋狂的石頭》中的不良青年“黑皮”,抑或贏得金馬影帝...

黃渤全部圖片欣賞 揭祕50億影帝的星路歷程

黃渤銀幕上的形象也幾乎都是“路人”,不論是他的第一部電影《上車,走吧》中的小巴售票員,還是成名作《瘋狂的石頭》中的不良青年“黑皮”,抑或贏得金馬影帝的《鬥牛》中的農民“牛二”。然而,這些“路人”血肉豐滿,相當接地氣,他們有別於銀幕上常見的俊男鮮肉和超級英雄,而他也正是因此受到觀眾的喜愛,登上了“五十億影帝”的寶座。

然而,就在片約、片酬、聲譽日隆之際,黃渤卻選擇休息一年。説是休息,黃渤其實也沒閒着,他接了真人秀節目《極限挑戰》,穿梭在地鐵賣場之間,繼續做“路人”。他還擔任了青影展的形象大使,給新人導演帶去鼓勵。7 月25 日,約定採訪日的前一天,記者得知黃渤因去四川甘孜州石渠縣長沙幹馬鄉中他捐建的馳騁愛心國小慰問,突然高原反應而發燒,沒法説話,採訪可能後延。而7 月26 日下午,黃渤剛到西寧稍有恢復就決定還是按原計劃接受採訪。記者坐在黃渤房間的沙發上等候,黃渤就穿着那件“FIRST” 字樣的黑色宣傳T 恤走了進來。他的臉有些水腫,臉上的皺紋很深,還不時咳嗽,咳嗽時微微流露出一抹痛苦的表情。黃渤的助理説他高反未愈,一咳嗽會連帶着頭疼。黃渤不笑時挺嚴肅也挺普通,笑時眉目舒展,“戲”立刻爬上眼角眉梢,記者努力尋找“路人”般的他和“影帝”相關聯的蛛絲馬跡,不由想起與他合作了《親愛的》的導演陳可辛的話:“我覺得他的臉很有故事,也非常有毅力的感覺。他臉上的皺紋,特別有個性。覺得他特別刻苦,很軸。”
“演戲這碗飯我是可以吃的”
去年國慶檔,有《親愛的》、《心花怒放》《痞子英雄2》三部黃渤主演的電影上映,它們風格各不相同,他扮演的三個角色也差異巨大。十月檔結束後,黃渤由原本的“卅十帝”升級成“50 億影帝”。可緊接着,他宣佈休息一年,原因是高頻度的拍戲讓他遠離了生活。剛過不惑之年的黃渤決定停下來,思考一下演戲和生活的關係。做這個決定時,黃渤説想起20 歲時的自己,組着樂隊滿中國跑,不甘於常規而平凡的生活。“去做歌手不就是為了這兩個字嘛。”他指着茶几上的扇面擺設給記者看,上面有濃墨書寫的兩個字“撒歡”,“一眼就能看到生命終點的生活意思不大,我就想折騰折騰。我也喜歡唱,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各種奇妙的幻想。”
黃渤出生於1974年8月26日,處女座,青島人,他的父母屬於知識分子,還有一個姐姐。父母一心想把黃渤往清華北大送,但他卻不喜讀書,“書打開的時候,也是眼皮合上的同時”。他喜歡的是唱歌,跟着卡帶反覆模仿,在國中時就聞名學校,還在歌舞廳演出,每天晚上能掙15 元,當時冰棍就1毛錢一根,體育課他掏出賺來的錢請全班吃冰棍,隨便拿。那時,黃渤覺得唱歌可能是讓他“唯一能得到尊嚴的東西”。
高中畢業後,他就組了個樂隊開始“國漂”。樂隊的名字叫“藍色風沙”,他給自己取了個藝名“小波”,帶着樂隊幾乎跑遍中國,上到佳木斯鶴崗、寧山、綏芬河,南到廣西北海。倒也不愁生計,掙了錢大家平分,一塊吃一塊花,錢花得差不多,再奔下一個地方繼續演出。也經常被騙,説好的演出去了結果壓根沒有,或者演出完收不到錢。但黃渤覺得那段青春飛揚的時光挺開心的,志同道合的一羣年輕人不考慮現實生活,每天就一塊練舞,一塊演出;興致來了就攤開地圖,覺得哪兒好就去哪兒,説走就走,去到那兒先玩,玩完了再演。那些年黃渤遍訪名山大川名剎古蹟,拍了許多照片,回頭一看全是佛像、古殿,也分不清哪兒是哪兒。
做歌手期間,黃渤也曾回到青島做過一段時間工廠小老闆。他不懂做生意,照樣和人去談買賣,通常是一羣人圍坐在桌子前,這是遠東不鏽鋼的李老闆,這是黃老闆……大家喝着酒吃着菜,聊聊最近的鋼材價格。黃渤有時候喝多了,他一陣恍惚,看看周圍人,再看看自己,越想越覺得奇怪:我怎麼會在這兒呢?我這是在幹嘛?
“我這是在幹嘛?”是黃渤經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20 來歲做歌手時問過,做工廠老闆時問過;30 歲他去拍管虎的電影,覺得自己“人到30 竟然一事無成,離理想依舊那麼遙遠”,他也問過自己同樣的問題;而到了40 歲,他成了“50 億影帝”,忙得像一個陀螺,他又想到這個問題。
2000年夏天,黃渤在北京駐唱時接到發小高虎的電話,拉他去幫忙演一個角色。那是青年導演管虎在拍的一個電視電影,叫《上車,走吧》,需要一個説話帶口音,到北京開小巴的農村小夥子的角色。這是黃渤第一次接觸電影,他毫無經驗,光想着不能給朋友丟臉。第一天拍攝,黃渤就把管虎氣得半死,他會演着演着走出鏡頭外,也會演着演着自己喊停,説覺得自己沒演好,得重來。管虎不得不教育他:“只有我能喊停,知道嗎?”但到了第三天,黃渤就找對了演戲的感覺。那是在拍一場車內戲,拍完後燈光説光不成,得重來。管虎卻説,接着拍,表演得那麼生動,人家是看錶演,誰注意這點光?管虎的話雖不是對黃渤説的,黃渤在邊上聽了琢磨着:那麼生動?看來自己表演得還行。他心裏有了自信,開始知道如何演才對路。
《上車,走吧》獲得了2001年度金雞獎“最佳電視電影獎”,對於初出茅廬的黃渤來説是一件大事。“從拍攝中,感受到自己可以從零開始把一個人物一點點建立、完成,這個過程是讓人很愉悦的。”黃渤説讓他興奮不僅僅是獲獎,而是他找到了失去已久的愉悦。之前做歌手,雖然在圈裏漸漸有了名聲,但興奮和愉悦卻逐漸消失。上台前他會連連打哈欠,天一黑,他心情就會變差,因為天一黑意味着又得去演出。雖然收入越來越豐厚,聖誕節時候最多一天得唱11個場子,唱完黃渤回到家,累得直接躺倒不能動彈,心裏想想還真不錯,一晚上掙了一兩萬,可還是覺得索然無味。 “能成為怎樣的演員,或最終走到哪個地方,我當時並不知道。”他看着記者,神情堅決,“但是我知道,演戲這碗飯我是可以吃的。”

黃渤銀幕上的形象也幾乎都是“路人”,不論是他的第一部電影《上車,走吧》中的小巴售票員,還是成名作《瘋狂的石頭》中的不良青年“黑皮”,抑或贏得金馬影帝...

表演的“真”在於生活

2009年,黃渤主演管虎執導的電影《鬥牛》,扮演一個負責看管共產黨留下奶牛的農民牛二,影片中他70% 的戲份都是與牛的對手戲。憑藉這一角色,黃渤成了當年金馬獎的影帝。
從默默無聞到家喻户曉,黃渤的演員之路似乎並不曲折,這全賴他有一大砝碼。導演甯浩就曾表示在看完管虎執導的電視劇《生存之民工》後,就確信黃渤“一定會成為大明星”。他找黃渤來演《瘋狂的石頭》裏的黑皮,之後拍《瘋狂的賽車》索性讓他當了主演。這兩部電影也讓觀眾注意到了黃渤,一個並不怎麼帥,卻機智、有趣,三兩下就能令人捧腹大笑的演員。在甯浩看來,黃渤的特質在於“真實”。甯浩曾在接受《南方人物週刊》採訪時提到:“我覺得他身上有那種難得的真實。其實這在演藝行業還挺少見的,就是從裏到外透着的那種真實感。他有一種與生活、與現實特別有關的東西,我覺得那個東西特別珍貴。”
管虎看中的,也是黃渤身上的“真實”。管虎曾如此描述見到黃渤的第一印象:“他身上透露出一種特別用功的天性,眼神閃爍着,特好,要知道,職業演員的眼神絕不會有這種閃爍,是一種很定的感覺。”
所謂的真實或質樸或生命感,實則來自黃渤曾深深沉浸的生活中。畢竟他曾以歌手身份遍遊全國,也曾以工廠老闆和各種人打交道,這些經歷對於一個演員而言難能可貴。在他看來,之前林林總總的生活等於是往硬盤裏面儲存各種資料、各種人物原型。黃渤的這套方法很像台灣戲劇大師李國修所説的“經驗檔案”,通過將生活中的觀察和經歷存儲起來,而表演遇到類似的情形即快速調取經驗。黃渤有所不同的是,他告訴記者,觀察生活是不夠的,要真正生活過。“我天天碰到各種人物,見到各種細節,慢慢自然就裝進來了。這是社會閲歷給予的,而不是靠觀察來的。”
為了獲得真切的感受,黃渤需要在拍戲前去“體驗生活”。拍《無人區》前,他跑去新疆呆了兩個月。因為他在電影裏扮演的是殺手,為了練殺氣,還跑到屠宰場去感受,提着刀子從凌晨四點站到中午。黃渤告訴記者,他以前劇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基於人物分析而設計的各種演法。“但這些都是技術,其實技術啊,演了這些年戲,大家的技術都OK。再想演好一些,就是靠理解能力。”還是《無人區》的殺手一角,黃渤單靠實地體驗還是覺得自己找不到點,問導演甯浩,甯浩也説不出什麼。黃渤索性跑去和當地人混在一起,混了才知道,原來方法用錯了。“之前一直在用加法,齜牙咧嘴地裝兇狠,覺得不夠就繼續加,越加越錯。”後來他才發現,越是兇狠暴戾的人越是沒話也沒表情,於是纏着甯浩要求重拍:“我把台詞幾乎都刪了,刪了很多,包括表情動作都收斂了,反而力量就起來了。”
事實上,黃渤一路走來,演的角色多是“小人物”,可能就是觀眾生活中擦肩而過的“路人”。相對於銀幕上常規的俊男、鮮肉或超級英雄,這些“路人”與現實生活距離更近,也因此有一種親切感,而他們的故事、遭遇,也更容易喚起觀眾的認同,或悲或喜,讓人感同身受,這是黃渤能夠受到觀眾喜愛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如甯浩曾分析過他和黃渤的相似之處:“我們都是中型城市的社會小青年,比較邊緣化的社會青年……也都經過了一個比較統一的審美時代……我們經歷了差不多的東西,先接觸港台,再接觸歐美,然後經歷了這樣一個逐步開化的過程,所以從各個方面,心理結構、審美意識上比較相近,價值觀比較類似。”中國改革開放後30 多年全面城市化的進程中,甯浩和黃渤這些相似之處,同樣也存在於他們和觀眾之間,這也是他們的作品獲得了中青年觀眾認同的原因。再則,黃渤無法歸類進生旦淨末醜某個行當中。他不常規,因此也不被侷限於某一種固定類型的角色。陳可辛去看了他演的話劇《活着》,立刻被俘獲了:“看完就知道他能演(《親愛的》)。他在裏面演的感情戲的那種力量比他任何一部喜劇都厲害。”同時,黃渤塑造的角色如放在其他影片中可能屬於次要角色,但他就有能力讓這些角色綻放光彩。從這一點上,他很像某個時期的趙丹,運用生活經歷去塑造各種充盈生活氣息的、活靈活現的“小人物”。
只是現在,黃渤忙得沒時間生活,離開生活的他,就像離開水的魚。原本他為之愉悦的演戲現在讓他心生抗拒。只要一聽別人問他有沒有時間接戲,彷彿“當”一聲立起來一面牆,擋在中間。於是,黃渤希望從角色裏抽身,重新回到生活中去。

黃渤銀幕上的形象也幾乎都是“路人”,不論是他的第一部電影《上車,走吧》中的小巴售票員,還是成名作《瘋狂的石頭》中的不良青年“黑皮”,抑或贏得金馬影帝...

“真人秀”的“真”在於性格

拍攝黃渤時,恰好張藝興也在隔壁影棚拍片。張藝興得知黃渤在,興奮地跑來,見到黃渤,彷彿他鄉遇故知,立刻就一個擁抱。張藝興是90 後的“小鮮肉”,比黃渤小17 歲,原本不相干的兩人卻感情深厚,全因在真人秀節目《極限挑戰》中相識相知。
《極限挑戰》的導演任靜告訴記者,東方衞視在策劃研發《極限挑戰》節目時,想到中國男人的壓力好大,“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大,回家還要面對婆媳關係”,於是就決定以此理念來做“極限挑戰”。在挑選嘉賓時,也聚焦在35 歲以上40 歲出頭這一年齡層、擁有豐富社會閲歷男嘉賓。 “黃渤代表哪一種人呢?”任靜進一步解釋,“就是憑藉自己實力、勤勤懇懇,註定不能靠顏值,而是靠自己奮鬥走上人生巔峯的男人。”而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中國男人的一種特有的‘小聰明’,還挺可愛的‘小聰明’” 。
説要休息為什麼還去接一個真人秀節目?黃渤咧着嘴哈哈一笑:“就玩嘛,這不是個玩的節目嘛。”但黃渤沒想到,節目真開錄了,玩起來也並不輕鬆。參與節目的黃渤、孫紅雷、黃磊、王迅四人都是資深影視演員。黃渤一開始還琢磨就節目設置的“事件”如何去做反應。後來他才知道,壓根就沒考慮的時間。比如第三集中,黃渤等嘉賓各被安排了一個打工任務,黃渤需要去送快遞。“電視上播出時你們看到的是送了四五個,其實那天我送了100 多個。”黃渤不在上海生活,快遞上各種地址他完全沒有概念,“我的天哪,完全瘋了”。有一户人家還拒收,説快遞箱子裏的香蕉全爛了。黃渤試着解釋幾句,但“上海阿姨”多厲害,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教訓,眼看着黃渤也不言語了,臉色越來越難看。下了樓,黃渤把箱子往地上一丟,走了幾步又折返,拾起箱子。“當時心情肯定是真的。編導説,你不高興要表現出來,我説,怎麼表現?畢竟在鏡頭前,為了節目,情緒不能全摁在裏面,最後還是表現了一下。”
而在導演任靜看來,黃渤在節目中的表現恰好昇華、提煉了節目主題。“當香蕉被拒收,他扔了香蕉,然後返回再撿起來,説了句‘生活就是這樣嘛,快遞員真不容易’,這種對主題的昇華、社會話題性的把握,他做得比較好。”節目組原本希望擅長喜劇的黃渤,能夠為節目帶來歡樂,沒想到許多體現社會意義、社會價值的東西也能從黃渤身上發散出來,對此,任靜分析:“這是他對‘小人物’的理解獨到的地方,也是他做的功課。”
作為“50 億影帝”、“喜劇之王”,黃渤在節目最初幾集表現的並不突出,相反,如黃磊,早早就以“智多星”確定了自己的特色,而張藝興則是“小綿羊”,善良而耿直,孫紅雷則完全照着自己銀幕中粗獷男人形象對立面去表現,傻乎乎、粘人又總是耍一些拙劣的“陰謀詭計”,而相對知名度並不如其他嘉賓的王迅,也以“大門牙”外形特質贏得了“大松鼠”的外號。反而是黃渤,他並不“耍寶”,熒屏上見到他多是在奮力奔跑勤懇地完成任務,要不就是在照顧隊友。黃渤是柔軟的,因此他在節目中不是最先凸顯的。他告訴記者,他性格自小就沒那麼剛強和稜角,而早早闖蕩社會,則讓他“學會了很多與人接觸的方法”。作為黃渤的伯樂,管虎卻窺見到黃渤柔軟外表下的內心,他曾在採訪中評價:“黃渤對外是温和的,性格本身帶來的,包括他這些年的成長讓他必須温和,他三教九流都要遊刃其間,但是他內心的堅強,只有你跟他合作你才知道。軸,堅定,他會有堅持。這些東西都是從表面上反着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