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 美體 服飾 情感 娛樂 生活
當前位置:哇咔範 > 電影 > 華語片場

一九四二電影的幕後花絮 兩個方面評價一九四二

欄目: 華語片場 / 發佈於: / 人氣:3W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河南發生了饑荒。老東家叫範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着馬車,馬車上拉着糧食,糧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

一九四二電影的幕後花絮 兩個方面評價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是由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一部劇情片。該片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説《温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執導,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主演。影片於2011年10月19日正式開機,2012年11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分兩條線索展開敍述: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範殿元和佃户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另一條是國民黨政府,他們的冷漠和腐敗、他們對人民的蔑視推動和加深了這場災難。2013年,該片獲得了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第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等獎項。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河南發生了饑荒。老東家叫範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着馬車,馬車上拉着糧食,糧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
三個月後,到了潼關,車沒了,馬沒了,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着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下來,可是到了陝西,自己的親人全死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老東家此時沒想活着,就想死得離家近些。

老東家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別哭了,小姑娘對老東家説她並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聲爺。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於是,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河南發生了饑荒。老東家叫範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着馬車,馬車上拉着糧食,糧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

幕後花絮
在拍攝期間,張國立、張涵予、馮遠征、徐帆、張默等演員等不僅要減肥以滿足角色的要求,還要苦練方言貼近人物原型。
拍攝過程中,有一次飛機不聽遙控了,直接飛到農村一個住户的家裏面。
在實際拍攝期間,整個劇組最多的時候有600多工作人員,最少也的時候也有三四百人。連主演張國立都感歎人太多 。
《一九四二》是一部特別的電影,這部電影的主演拍幾個月,就得餓幾個月。張國立餓極了的時候,發現根本就沒有力氣説話,他就建議編劇劉震雲修改劇本,將稍顯宂長的對話做盡可能的精簡。
由於種種原因,該片在1994年、2000年及2002年三度籌備都未能順利開機。直到2011年2月,該片才開機啟動。
從1993年馮小剛看中該片劇本到付諸拍攝總共歷時18年。該片也是馮小剛使用膠片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 。
在籌備電影劇本之初,導演馮小剛、編劇劉震雲等幕後主創就重走了逃荒路,輾轉河南、山西、陝西、重慶、埃及開羅等多地,直擊歷史線索發源地。
創作背景
《一九四二》取材於1942年發生於河南的大饑荒,講述的是中國人民的苦難。1993年,馮小剛經王朔推薦看了劉震雲的小説《温故1942》後,就萌發了將其拍成電影的願望。此後劉震雲一直不斷的修改《一九四二》的劇本,甚至推翻重寫。劉震雲表示就創作來講,劇本中的這些人物好像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自己對他們產生了感情。在創作的時候,劉震雲把劇本落實到人物身上。他表示《一九四二》的主題是人,是千千萬萬最廣大的人民,他們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作為一部商業故事電影,《一九四二》的結構完整,情節飽滿。電影的改編很好地將故事性與紀實性合二為一,主次分明、有條不紊。在表現形式上,導演馮小剛有效地利用了過往電影的成功元素,如自然災害後的人性重建和白熱化的戰爭場面,以及少許馮式幽默滲透其中。
《一九四二》是一部温暖的電影,這部電影沒有悲觀,而是相信人性的温暖,給人往前行進的力量,哀而不傷 。馮小剛拍這部電影具有杜甫式對民生的悲天憫人,也有屈原式的哀民生之多艱的情懷。《一九四二》是對人在生存底線之下對人性和文化還能保持多少的拷問,幸運的是,導演還是力圖保持着一些人性的温暖和人的尊嚴 。

這部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説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成人禮。它體現了中國電影藝術的良心和道德感,超越了中華民族的普適情感。這部電影的意義主要有四點:第一,它具有啟蒙價值,是魯迅精神的銀幕傳達。第二,它有這對個體感性生命生存權的尊重和悲憫,而文明的進程就是個體與整體的關係。第三,它塑造了集體意識,打造了公共記憶。第四,它的題材具有超越性,不是簡單的戰爭片、抗日題材等能概括的。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河南發生了饑荒。老東家叫範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着馬車,馬車上拉着糧食,糧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

反面評價
《一九四二》是講“人相食”的殘酷故事,但是導演馮小剛卻把一個複雜的故事給簡單化。這部電影暴露了很大的空洞,像戛然而止的神父和信仰線索,多少有種無法繼續探討的負氣感。在最基本的反應災民面貌上,《一九四二》也不是太讓人信服。至少在演員表演以及人物塑造上,馮小剛根本沒有表現出準備18年的實力,也無法讓人感受到人物的真實情緒。這部電影羅列了一堆事情,卻沒能真正總結推論,而是草草而止 。
在這部電影裏,導演馮小剛端起了架子,彷彿説書先生一般,搞了個全景式的敍述,讓觀眾恍若回到了茶館時代:國民政府如何如何、老百姓如何如何、日本人又如何如何。一連串的故事講下來,不少觀眾都覺得災民好苦,但究竟是如何苦到骨子裏、苦到五臟六腑中,觀眾還是不能感同身受,只能從斷肢殘臂裏或者賣兒鬻女中尋覓自己的淚點,這種強加用外力推動情感走向的故事處理方法是很低級的,遠不及馮小剛同類題材的作品《集結號》。
《一九四二》戲裏戲外對逃荒饑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潛台詞,都隱含着一種將精英與大眾對立,讓精英成為大眾救星的文化立場;然而,這種意識形態既偏頗且危險。影片的另一重道德困境在於該片的主創者對於史料的選擇性運用。有人蔘研史料,認為蔣介石遠非影片塑造的那麼清白無辜,而河南省長李培基與軍事長官蔣鼎文在這一事件中的是非功過卻與影片中的表現剛好相反,更有人舉證所謂“河南民眾靠日軍放糧獲救,進而協助日本人對抗中國軍隊”其實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