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美容 美體 服飾 情感 娛樂 生活
當前位置:哇咔範 > 生活 > 經驗

讀書方法介紹事例 讀書方法介紹5事例

欄目: 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2.71W
讀書方法介紹事例 讀書方法介紹5事例

1、老舍的“印象”法老舍説:“我讀書似乎只要求一點靈感。‘印象甚佳’便是好書,我沒功夫去細細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時候並不是全書的,而是書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為這一段使我對全書有了好感;其實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壞了全體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歡兩天的,我就感謝不盡。”

2、張溥七錄法 明代文學家張溥,年幼時天資不佳,記憶力較差。雖然還算得上勤奮好學,但讀過的書,過後便忘了。他很是苦惱,曾經氣得用拳頭擂自己的腦袋,大罵自己是笨蛋。不過,他並不因為自己天資較差而氣餒,仍然刻苦攻讀,孜孜以求。並且根據自己“笨”的特點,想出了一個“笨”辦法:每閲讀一篇新的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裏默誦。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並不將它保存起來,而是立即投進火爐裏燒掉。燒完之後,再重新抄,重新讀。這樣連續7次,一篇文章就等於讀了14遍,不説滾瓜爛熟,但其主要內容總是記住了的。這樣長年累月地讀書、抄書是很辛苦的,張溥的手磨起了老繭,一到冬季,凍裂淌血,鑽心般的疼痛,但他仍然堅持不懈,多年如一日地下他的“笨”工夫。他還將自己的書房取名為“七錄書齋”,以自勉自勵。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的努力,張溥終於成為有影響的文學家,寫出了《五人墓碑記》等名作,並編輯了《漢魏六朝三百名家集》等有價值的書籍。

3、顧炎武萬里行路法 清初年間,在魯、冀、遼、晉的交通要道上,出現了一個行為有些奇怪的人。他約摸五十出頭的光景,衣着簡樸,帶着兩匹馬和兩頭騾子。自己騎在一匹馬上,另一匹馬和騾子則馱着沉重的大筐,筐子裏滿滿當當裝的全是書。馬在平坦的道路上走着,這個人坐在馬背上半閉着眼睛,咿咿呀呀地背誦起來了。揹着揹着,忽然有一處“卡殼”了,他便立即勒住韁繩,翻身下馬,拿出書本將背不出的地方反覆温習幾遍。直到書背熟了,再繼續策馬趕路。每行至一處關隘要塞,他便去找幾位老兵或退伍的小卒,仔細詢問有關地理、歷史等情況。如老兵們説的有些與書上記載的不相符,他便親自到實地考察,一處一處地核對清楚,然後寫下筆記。途中若是遇到好書和珍貴文物,他就買下來;若別人不賣,他就全文抄錄或是借來讀完了再走。

4、鄭板橋精當法 鄭板橋的“精當”之説,就是要求讀書要注意選擇,不能撿到籃裏都是菜,抓到什麼就讀什麼,隨便瞎讀一氣。不加選擇地讀書,不僅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於學業無補,而且還可能受一些壞書的腐蝕,於身心有害。選擇書籍要求“當”,這“當”的標準要根據各人的實際情況來定。鄭板橋一旦選定了他認為“當”的書,就潛心精讀。他讀書是很勤奮的,“舟中、馬上、被底,或當食忘匕箸,或對客不聽其語,並自忘其所語,皆記書默誦也。”簡直到了入迷的程度。

5、梅文鼎四不怕法一是不怕難。遇到難懂的地方,他從不繞開,越難越去鑽研。他常常為了弄懂一個難點,忘了吃和睡。二是不怕煩。他所讀的數學書,大都是流傳很久的、殘破不全的本子,讀起來往往前文不接後語,很麻煩。梅文鼎總是耐心地設法抄寫,湊成完整的本子。有時這本書與那本書文字有不同,即使只是一字之差,他也總要把它考訂得清清楚楚。三是不怕苦。他讀書很勤奮,有一個叫劉輝祖的人曾經和梅文鼎住在一起,他對梅文鼎的學習情況最瞭解,他説:“每天夜裏鼓樓上已經打四更了,梅文鼎還在燈下讀書。天剛矇矇亮,他又起牀讀書了。”四是不怕丟面子。梅文鼎遇到自己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就記在本子上。出門時,他就帶上這個本子,只要遇到懂數學的人,就虛心請教,哪怕是年輕的學生,他也不恥下問。

Tags:事例 讀書